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三国演义》中的伦理道德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伦理道德

[作者:鲁 慧[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ldquo;叩谢”,徐州百姓居然对刘备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人民(包括罗贯中本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形式之隐蔽,实在让人震惊。而看书人如我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标准的认同,不知是否属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呢?
  再进一步说,《三国演义》用它的客观描写向人们表明:“仁政”理想并不是主宰历史的救世良方,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体现人们美好憧憬的水中月镜中花。在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力量远远不如现实的力量来得那么强大,传统的“仁政”理想和伦理理想在历史运动的进程中显得那样无能为力。而作者所热情歌颂的伦理美德和“仁政”理想,终究不过是一种体现人们善良愿望的美好理想而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并没有给它留下立足之地。于是,“仁政”、“王道”为“暴政”、“霸道”所取代。
  三、人物构建价值取向的矛盾—— “仁义”与“忠义”的矛盾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以“忠义”为核心的人格构建描写也很普遍。如第十九回刘备被吕布击败后逃难欲至许都,途中绝粮,往村中求食,所到之处,百姓听说刘豫州至,皆争进饮食。有一次刘备到猎户刘安家投宿,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刘备饱食了一顿,天亮才看到“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如此惨无人道的景象虽是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