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三国演义》中的伦理道德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伦理道德

[作者:鲁 慧[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的矛盾,已经不等于历史上两个封建军事集团的矛盾,而变成了仁君与暴君,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此外,《三国演义》中道德的最大矛盾,便是它和政治的矛盾,以及它在很大程度上的虚伪性。首先从传统的好皇帝“仁慈宽厚,豪爽正直,英勇顽强,平等相待,聪明机智,舍已为人”的标准看。且不说这样的标准本身有什么问题,单从其要求上对照,这样的“仁君”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人民的愿望,是农民阶级与反动腐朽的地主阶级斗争中虚拟的美好形象。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很多优秀的政治家、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不是道德上的圣人,都不可能严守儒家经典学说里的那样,以百姓为根本,以仁义为本。比如说他把赵云千辛万苦救回来的阿斗往地上摔,一早便已经被后人定性为:笼络人心。又比如他开始时一再宣称他要诓扶汉室,后来却自立为王,还堂而皇之地称“四海不可以无主”,其虚伪的本色可见一斑。
  研读《三国演义》文本,也可见作者对刘备“仁德忠厚”一面的突出和强化有些过分,乃至失真。这是《三国演义》写人的败笔之一。如写刘备极爱徐庶之才,又顾全其母子之情,泣别徐庶并凝泪而望,这足以表现其大仁大义。接着又写刘备欲尽伐阻挡视线的树木,这就显得有些虚伪失真。又如,小说所写刘备携民渡江,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一事,也体现他“仁义”的虚伪性。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但是作者在作品中把他简单化完美化了。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很不成功。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之失时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样的仁君真的存在,仍然不能改变问题的悲剧本质①,这就涉及仁君标准自身的问题了。正如斯大林在谈到俄国古代农民领袖时说过的:“决不应该忘记他们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口号。”换句话来说,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或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还是罗贯中本人,都毫无异议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统治之下,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遇到一个好皇帝。他们反对昏君,支持明君。以致在《三国演义》中,百姓对于圣明的刘备,“焚香遮道”“欢喜称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