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对策

浅析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与对策

[作者:林木西 王慧[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的主体与核心。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以个人缴费为主、国家政策支持、集体适当资助的形式,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但由于个人缴费一般占缴费总额的50%以上,比例过高,集体资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而国家财政投人又不到位,因此,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也违背了社会保险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宗旨。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即使个人能够缴纳养老保险,很多地区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也没有能力支付或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些资助,不能达到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而且更主要的是,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养老保险属于一种社会行为,本质上不同于商业保险,其缴费至少一部分应来源于国家。正因为如此,现行的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没能推广,已开展的一些地区目前也陷入停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新进行调整,以充分体现其社会性特征。具体办法应是适当降低个人缴费比例,相应提高集体资助比例,而且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而不光是政策支持。同时,考虑到小农意识的封闭性,农民自身的养老保险意识较差,为此必须扩大宣传,积极鼓励子女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金。只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真正适合农村实际,并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就能得到全面推广,从而成为农村老年人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   2.尽快建立农村老年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病有所医”是养老保障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与中青年相比,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要更为迫切。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的基本医疗需要,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由于集体统一经营的层次受到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解体,许多农民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障,无钱看病和因病致贫在一些地区并不少见。特别是一些农村的老年人,本来就缺乏经济来源和积蓄,沉重的医疗费负担有时会使他们的家庭经济陷人困境,甚至债台高筑,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务之急是尽快发展老年基本医疗保险,特别是大病统筹等,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负担,提高他们的健康保障水平。为确保老年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在建立老年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国家应逐步增加对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