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导学案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导学案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作者:杨丹丹[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二、运用合作交流方式,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在导学案的合作探究部分,就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了。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是以4~6人为一组,作者选择成绩较优异、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的组长,由组长组织本组的成员合作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组长的选择、组员的分工是上好导学式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上课的时候,合作学习小组分析课文时有以下几种方式: 
  (1)组内成员自己读片断,自己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这一片断。 
  (2)组内选择一个朗读较好的成员专门负责读句子,其他成员依次分析所读句子。 
  (3)组长在组内成员分析完之后,对组内成员的回答进行点评。 
  (4)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可对另一小组成员的回答进行点评。 
  仍以《柳叶儿》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合作探究部分,学生经过交流后认为课文中写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扣住“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这句话来写的。那么,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他的快乐的?教师在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时进行提问,马上就有组长举手回答道:“我们组经过讨论后认为,课文是通过写‘我’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三件事来表现他的快乐的,我们组采用的方式是自己读自己分析的方式。”然后他先带头读了一个片段:“我就两脚一甩,鞋子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树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扬扬地溜下树来。”他的分析是:这个片断里作者采用了“甩、飞、爬、抱、摇、摆、溜”几个动词,写出了“我”的淘气、“我”爬树本领的高超以及“我”内心的快乐。组长朗读和分析完之后,组内的其他三个成员依次站起来,也采用先读后分析的方式展示了这个组合作交流的成果。其中的一个成员读的是这一片断:“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他的分析是:“这里边既能表现家人对“我”的疼爱,又表现了“我”能吃到这样一种饭的快乐之情。”这一组分析完之后,其他组已经跃跃欲试,迫切地想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有的小组的组长先对其他组进行了评价,然后自己组采用了一位成员朗读、其他人依次分析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