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行政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政行校企合作群落的个体移动及“活性”演化

政行校企合作群落的个体移动及“活性”演化

[作者:胡 炜 告示[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三、政行校企合作育人构建的条件保障 
  (一)构建校企合作理念,提高校企合作的认识 
  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对深入的认识双方的合作关系,双方观念的更新才能让这种合作更长远的发挥其效能。首先,企业要高瞻远瞩,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要将校企合作看成是为自身培养人才,蓄积能量,为企业培养人才,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其次,学校要更加利用外来资源为学校发展补充新鲜血液,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参与教学是特色,也是质量的保证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二)构建校企双方“双赢”的利益机制 
  校企合作的最初动力是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所以,经济利益是推动和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保证,双方应该以互惠互利作为构建此种合作模式的基本准则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互相发现和挖掘对方优势,最大限度的看到合作的潜在价值,深化合作模式,为彼此的发展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更长久、更深入的实现校企合作。

(三)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力,引导校企的长远合作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和企业的事,在整个合作过程中,企业、政府都应该发挥其关键性作用,企业和政府不是合作中的旁观者,而是合作的主导者。政府方面来说,应该积极颁布一些列法律法规积极为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创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政府积极为高职院校学生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积极改善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利用空管调控能力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有更好的外界条件投身工作。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合作,在培养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方面目前显现为离散状态,针对这种状态,通过蚁群仿真建立四个个体以及个体间交互信息通道,该通道内部结构既不能叠加,在时间和空间上又不能相互“碰撞”,而是要聚集协同形成“信息素”和正反馈机制。总之,搭建一束合作的、交互的运行机制。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合作,在培养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初始时期显现为随机状态,针对这种状态,四个个体依据鱼群觅食、聚群、追尾、约束四个行为,分隔、内聚、对准三个原则,选择个体移动策略。换言之,选择一个消除随机性的策略。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合作,在培养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整体性方面目前显现的不是同一体,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鱼群仿真自组织聚集成一个群落。我们把这个群落设置为主体(Agent),它就是同一体,其体内没有计划与控制的个体移动,呈现为分布的、自行的,但又不能造成主体全局秩序的混乱,而是使之比较规则的工作“阵型”。最后模拟出“群智能模型”,并应用于决策管理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倡导以社会现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企业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手段和方向。在积极培养学生求学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上,校企结合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重大改革。它从从传统的“学生毕业找企业”的思路上转变过来,变为“企业与学生共在”,这种以现实人才需求为标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校园学习中有超常收获,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冯理政,夏开国.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的立异试探[J].江苏手艺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信),2009. 
  [2]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3]郝洪才.订单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湖南商学院实现校企双赢[J].教育与职业,2003. 
  [4]宋增,蒋雪梅.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 
  [5]陈云明.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6]蔡烈伟,赵儒铭,王华利.校企合作的优势——高职办学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探索[J].管理观察,2008(22). 
  [7]周惠群,杨晓杰,朱波,宋丽瑛,张育才.校企合作进行高职专业建设的实践[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5). 
  作者简介:胡 炜(1974-),男,副教授,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管理学。 
  祝宝江(1966-),男,教授,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信用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教改课题“群智能模式:政行校企合作培养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3JSJG431)。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