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医学类论文 > 医学 > 正文阅读资讯:从中医理论渊源探讨心肾关系

从中医理论渊源探讨心肾关系

[作者:5189lw[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傅青主女科》曰:“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炙,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具体指出心肾之间上下交通水火相济,方能维持机体的协调平衡。
    心肾水火源出于阴阳五行,其理论雏形在《内经》,确立于《千金》[1]。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并直接指导着临床运用,随着医学科学和临证实践的发展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6  心肾相交的机制
    经络相连心肾相交是基础、气化相通是媒介、三焦是场所等。(1)经络相连:心肾同为少阴经所属,经络循行路线上心肾互相交通。足少阴肾经循行,一分支从肺出入心注胸中,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舌为心之苗,肾经连心,肾阴可靠元阳温煦气化,通过经脉上升至心。唐容川《医经经易》云:“足少阴肾,其支出入心,以见心肾相交坎离互济之易耳。”手少阴心经循行上看不出心肾有直接关系,但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肺,足少阴之脉入肺中,心肾两脉在肺中呼吸升降清浊交换时,则心肾水火阴阳得以交流。(2)气化相通:心肾为有形脏器,功能活动表现在气化上。心血为体,心气为用,肾水为体,肾气为用。心气入下焦,肾水上济,在下的水须肾阳蒸动才能上腾;在上的火热须水津滋润制约其偏亢。上下交换的关系即气化表现形式。(3)三焦场所:唐容川曰“三焦根于肾系,上连肺系,下入为心包络”,肾中元阴可依靠元阳的帮助,从下焦上升至心为心阴。三焦下络心包络,心包络为心之臣使,心火沿此路入肾,生肾中精气。
    7  心肾相交的意义及内涵
    心主血藏神,肾主骨生髓藏精,心肾二脏正常相交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精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且精神互用,心肾水火内容很多[2]。(1)心肾精血同源互化。精血同源指精和血同出于水谷精微,心血循行流注于肾中,与肾精化合为精;肾精入冲任上交于心,与心血化合为血。(2)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肾藏精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藏精舍神,精能生髓,髓上聚于脑养神。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二者相互为用,精神相依。(3)君火命火相得益彰。心主君火,肾主命火,君火在上为阳气之用,命火在下为阳气之根。君火为命火之统率,命火为君火之根基。人体五脏六腑组织结构的正常功能活动,一靠君火统率,二靠命火的温煦激发。(4)心火肾水相互制约。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