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语法隐喻的语用分析

语法隐喻的语用分析

[作者:郝金艳[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隐喻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阐述,之后又有很多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隐喻的阐述。本文试图从隐喻的历史发展和语用的角度探讨,进而揭示语法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本质。
  关键词: 语法隐喻 一致性 语用
  隐喻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研究。二十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里, 人们主要从修辞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隐喻这一现象逐渐也成为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在国际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对隐喻研究的狂热。
  韩礼德则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的提出,意味着隐喻不仅仅是在词汇层面上的语言现象,而且是在词汇语法层面上发生的变化。传统的隐喻理论主要在词汇的层面上研究隐喻的修辞功能,而现代的隐喻理论中隐喻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美国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对像似性、语法化的研究涉及语法形式与语义内容之间的实现关系,已经初步揭示了语法的隐喻性。韩礼德进一步提出语法与语义两个层面之间的两种实现关系,即一致式与非一致式。非一致式也就是隐喻式。
  根据功能语法,语言分三个层次: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的关系,在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非一致性的实现关系,即跨域转换(Cro“S一domain transference),产生出语法隐喻现象。认知语法认为,语言和语法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是统一的,两者形成一个象征符号的统一体。语法是人们组织概念内容和表达概念内容的手段,和人的认知密不可分。和词汇一样,语法反映了人的概念内容的结构和象征系统,在本质上是意象的。语法的象征体系为概念内容提供了一系列构造意象的不同方式。不同的语法表达式可以以不同的意象去构思观察到的同一情景,从而形成不同的概念内容。当人们使用了一种特定的结构和语法形态时,人们就是在选择一种意象来组织概念结构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语法的意象的本质为我们理解词类之间的自由转换提供了认知基础,从而为理解语法隐喻提供了认知基础。
  所谓的“一致性”就是词类的原型或者更确切的讲是词的原型用法。而语法隐喻的本质也就是“有标记的形态句法的变异”,是经验和意义的重新建构。本文只是将讨论局限于词类和词类转换的层面,实际上只涉及到了概念语法隐喻。而纯语法层面也是以原型而建构的语法类别,人际语法隐喻的一致式也是呈现原型的特征。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