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试论“道不远人”的内涵实质及其影响

试论“道不远人”的内涵实质及其影响

[作者:高凯燕[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 “道不远人”出自《中庸》,与《易传》有着密切的关系。“道”为具体、寻常,是理性和情感的融合,“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并可以通过主动的修为来达到,存在着一种普遍性,并因这种普遍性产生一种平衡美,它包含着人内心的善的规约,社会的规范,忠恕,诚明,具体地形成了一个人的道德律,一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因此”道”成为了儒家伦理道德和政治理想,贯穿了中国政治、文学的始末,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延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道不远人;中庸;易传 
  “道不远人”出自《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很明显这里的道并不同于道家观念之中的道,何为道?这就弄清楚《中庸》是一本怎样的书。熊十力说:“《中庸》本演易之书”,冯友兰也把“易庸”连在一起讲,说明《中庸》和儒家经典之《易传》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冯友兰认为《易传》中的道是“多”,“是统辖宇宙万物中每类事物的个别的‘理’”,它不是“抽象的与事物分离的,而是可以名状的形而上学原理”,诸如:君王之道、大臣之道、为父之道、为子之道、夫妇之道等等,因此,“每个人需各自正名,并按照这种社会地位规定的名字去圆满完成它的内容。”在这里冯友兰举出的例子已经将道具体化了,道就存在于人身边,每个人都应“正其名,行其道”。冯友兰认为《中庸》其中一个重要思想,用“庸”来表达,意思就是“普通”和“寻常”。《中庸》第一章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就是这样如吃饭喝水日常生活一样重要而寻常的事情,每个人或多或少循道而行,当然“道不远人”。在广受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东亚文化圈中,例如日韩的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剑道、茶道等,“道”就表达为技术、方法、方法论或思想体系的”普遍概念”,这颇像冯友兰提到的“统辖宇宙万物中每类事物的个别的‘理’”。 
  既然“道不远人”出自《中庸》,这就要求凡事都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当人的情感、欲望、行为都表现得合乎分寸,他内心就会达到一种平衡,即“中庸”,这样有利于精神健康,社会也就会和谐、安定、秩序井然。这种和谐说可以用来平衡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关系,这种“道”具有普遍性,可谓处处有道,道不远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