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社会文化 > 正文阅读资讯:石勒的民族政策初探

石勒的民族政策初探

[作者:王立洋| 打印 | 关闭 ]
   [摘 要]西晋终因统治集团腐朽统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历史随后进入了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内迁使中国进入了又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这其中涌现了很多杰出少数民族首领率领着本族建立了各自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个少数民族政权都采取了各自的民族政策来调节内部的少数民族同汉族的民族关系来试图保证政权的稳定。后赵作为北朝前期曾盛极一时的羯族政权后赵在南北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到后赵就不得不提及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石勒建立后赵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政策方面的封建化措施。本文主要择对石勒在其统治期间的民族政策进行浅议。    [关键词]石勒;后赵;民族政策   石勒(公元273一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揭族人。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东海王起义时,石勒与河北牧马人汲桑起兵反晋。并在随后的反晋和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展露出他的卓越的军事和组织才能。并且任人唯贤,重用汉人谋士张宾。占据了襄国(今河北邢台)为根据地,“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羣凶可除,王业可图矣。”经过十余年的兼并战争,319年石勒脱离刘曜自立,称大单于,领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8年,石勒亲自提军至洛阳与刘曜决战,指挥部将俘获了刘耀,消灭了前赵的主力。后赵建立起一个东抵大海,南邻淮水,西到河西,北达长城的一个北方强国。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长期持续的战乱,多民族的大迁徙和泛杂居使得北方的民族关系极其复杂。再加上长期以来西晋统治者的“内中华而外夷狄”及“华夷之别”的猜疑、防范的民族统治政策造成了内据的少数民族对统治阶级的不满,进而造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西晋时期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作为羯人,石勒亦饱尝阶级和民族压迫之苦,苦难的生活迫使他走上起义反晋的道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并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一、政治方面   以大单于“镇抚百蛮”,“号胡为国人”,“讳胡尤峻”。首要的政策就是确立“胡汉分治”政策。立胡人为国人,地位高于汉人。这一政策的制定实则也能反映当时石勒对于西晋民族歧视政策的不满,其中流露出不乏自卑感和“报复”心理。这更显示了羯族统治者在自我民族意识驱使下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但是这恰恰符合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当时的极其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分而治之,这也是减少民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