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古代文学 > 正文阅读资讯: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

[作者:张 亮 三、“中和”在古代各学派思想中的渗透[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史的倒退,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自然主义和谐美的理想,却对根植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在政治舞台上失意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影响。 3、《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其中的《易传》体现了《周易》的精髓。《易传》在道家与儒家的“和”学基础上,将中和之美发展为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即天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它继承了儒家的以“仁”为核心的中和之美,同时也融合了道家敬天的“道统”思想。在《易传》看来自然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人也有一定的生存规律,那么只要人的生存规律与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协调,人就能获得成功。《易传》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也是一阴一阳,一柔一刚,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的统一即构成“中和”之美,这是贯穿天道、地道和人道的一条总的规律。正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所说:“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人生价值的根源”,“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这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易传》融合了道家与儒家“和”的思想精髓,而抛掉了两家的不足,形成了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易传》的中和美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文与质、美与善的和谐统一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老子的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统思想的补充与扩展。因此,它既被儒家吸收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被后世道家吸收奉为圣典。正是基于此,它对中华美学的建构和艺术的创作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中和这一审美形态,与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它是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规律以及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的观察和总结的成果,所以“中和”之美在中国人的人生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