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市场营销 > 正文阅读资讯:背包旅游文化及其驱动因素解析

背包旅游文化及其驱动因素解析

[作者:刘钰佳[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然后,需要指出的是,低成本旅游和背包旅游的经济价值并不矛盾,首先,为了获得更低的饮食和住宿成本,背包旅行者往往会投入更多资金到附加值更高、可持续使用的户外用品市场,以我国户外用品市场为例:2011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较2010年增长51%,而到2012年较2011年同比增长35%,高增长的户外产品销售还促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行业,如李宁等,开始踏入户外用品领域。其次,低成本的旅行方式可以带动当地更多的经济型运输、经济型餐饮和住宿方面更多的就业,而这在传统观光旅游中往往以垄断形式被旅行中介商人抽取了大量的盈利。最后,背包旅游相对更长的时间和灵活的行程安排,可以使得旅游消费比传统游客更为广泛和深远,还可以使得一些无法提供常规旅游服务的旅行地以更灵活、更简单的方式从背包旅行中获益。
  2.3 文化的感召
  “山在那里”是英国登山家马洛里被问道为什么登山时最经典的回答,也是登山界最著名的名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商界精英还是社会草根,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舒适的生活,以反常规的、反经典的、危险的、特殊的、挑战自身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或者感悟新的世界观、人生观。行为学将人拆解为躯体和灵魂,先天本能与后天认知,人类行为在某些方面可能违反认知、但却响应本能,可能损伤躯体,却感召灵魂。撇开用社会普遍价值去衡量和把握背包旅行的文化动因,在研究和比较背包客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度社会化的同时人们正在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发展,并且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也在不断被扩大。西藏墨脱虽然是公认的国内最艰难的徒步穿越线路,充斥蛇鼠毒虫的线路却同时被描述为“纯洁的圣地”;在“知天命”之年14年,64岁的张广柱完成了环球背包旅行后,说出了“使我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的结论;这些都表明了文化的感召力可以超越肉体和年龄的传统认知,使得背包行者在种种不确定、不安全、不舒适面前,表现得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实际上,背包旅游者带有反叛精神的文化特征和传统的文化并不违驳,一方面是因为背包旅游强调的文化需求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传统常规文化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背包旅行者大都不是社会的反叛者,他们更多来自社会的主流阶层、对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张捍卫态度。另一方面,背包旅游倡导的履践自我价值、挑战自我等人文精神和千百年来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是趋同的,这也是为什么背包文化可以和主流文化快速融合,并相辅相成、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层面,由于经济价值的驱动,户外用品企业利用大众传媒对户外文化的宣传,也帮助户外文化得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了整个社会,“不走寻常路”、“Just Do It”、“没有不可能”等富有感染力的口号,以及随着越来越多世界级户外用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从主流到小众各类传媒地毯式的宣传,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认同背包旅游文化和户外旅游形式。
  2.4 旅游品质的更高期待
  在国内市场,还有一个推动背包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堪忧的旅行团和常规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品质。
  旅游本身就源于个人以改善生活品质为导向的精神层次的需求,而国内多年的粗放式旅游开发与发展,以及面向成本的经营模式,滋生了大量的服务问题:负团费、购物团、强制消费、过于紧凑的行程、服务人员素质、景区接待能力饱和以及由此延伸的各种严重影响服务体验的问题。即使旅游基础设施和法制相对健全的香港,也频频出现因为强制消费、安排失当、导游素质造成的恶性纠纷,甚至出现人身伤害案件。随着国内游客自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服务的层次和品质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传统旅游行业也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新服务或新模式,如自由行,但因为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矛盾并未得到根本化解,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入到了更自由、更轻松、更符合旅游原始目的的新兴旅游形式。而背包旅游及其延伸的户外旅游市场,成为分流传统旅游市场的最大市场,尤其是以周末游、自发组团游为代表的短途或短期旅游。
  综上所述,背包旅游在40多年的发展中,由最初的社会边缘行为,已经衍生成为极大影响着户外制造业、长途交通运输业、经济型酒店、旅游地劳动力和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这得益于其在文化和经济层面的巨大感召力,以及旅行者对自身建设和旅游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因为其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延续着自给自足、征服与自我实现等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背包旅游群体已经成为拥有众多年龄层、众多社会背景、众多文化基础的一个多元的社会群体。因为其文化深层迎合了时代进步和个人需求的成长,必将在未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及时正确认识和把握背包行者及其背后的潜在商业和文化价值,也是相关企业、旅游行业和主管部门应该尽快认真思考和严肃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Richards,Greg,& Julie Wilson. The global nomad: Backpacker Travel in Theory and Practice[J]. Channel View Books,2004,(3).
  [2]Cohen E. Backpacking: Diversity and change[J].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2003,1(2): 95-110.
  [3]Cohen E,Richards G,Wilson J. Backpacking: diversity and change[J]. The global nomad: Backpacker travel in theory and practice,2004: 43-59.
  [4]Scheyvens R. Backpacker tourism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 144-164.
  [5]Hampton M P. Backpacker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3): 639-660.
  [6]Vance P,Richards G,Wilson J. Backpacker transport choic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pplied to New Zealand[J]. The global nomad: Backpacker travel in theory and practice,2004: 237-250.
  [7]Cooper M,O'Mahony K,Erfurt P,et al. Backpackers: nomads join the mainstream? An analysis of backpacker employment on the'harvest trail circuit'in Australia[J]. The global nomad: Backpacker travel in theory and practice,2004: 180-195.
  [8]朱璇.漂移的旅行者——关于背包旅游者的演进轨迹[J].旅游学刊,2007,2(22):89-96.
  [9]朱璇,吕帅.直面游走的文化群——关于各国背包旅游发展对策的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科学,2007,21(4):72-78.
  [10]李春颖,黄远水.国外背包旅游研究的多维视角[J].旅游科学,2005,19(2):28-3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