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财政税收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股票交易金额度量的流动性溢价研究

基于股票交易金额度量的流动性溢价研究

[作者:张美玲 张信东| 打印 | 关闭 ]
  内容摘要:本文以沪深两市所有A股为研究对象,以交易金额作为度量流动性的指标,探讨了流动性与股票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从个股收益和组合收益两个层面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文章参考Liu(2006)的思想构造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因子,进而构建新的定价模型(LCAPM),发现相比传统的CAPM模型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LCAPM模型能充分解释流动性溢价。本文还发现以交易金额作为流动性度量,不仅给出了流动性风险作为系统性风险因素之一的经验证据,而且提供了流动性风险被定价的依据。   关键词:交易金额 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因子 LCAPM   引言   流动性是衡量金融市场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一般而言,低流动性股票的预期收益要高于高流动性股票,即呈现流动性溢价现象,为此,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流动性度量指标来探讨流动性风险及相关定价问题时,学者就流动性风险的系统性作了较为深入和持久的探索,基本承认流动性风险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2007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流动性金融危机,使流动性风险溢价及其定价功能的研究成为一个更迫切的需要。   1986年Amihud和Mendelson初次对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做了研究,用买卖价差权衡流动性,捕获了流动性溢价的存在,且提出了流动性溢价理论。1998年Datar、Naik和Radcliffe提出将换手率作为流动性度量指标,用Amihud和Mendelson(1986)模型检验,得出换手率与股票预期收益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02年Amihud提出用资产收益率绝对值与成交额的比率这一非流动性指标研究流动性,用横截面回归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同样得出了流动性溢价存在的结论。Pastor和Stambaugh在2003年采用使收益呈现反转的指令交易,充当状态变量来度量流动性,得出资产收益率与其对流动性状态变量的敏感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在资产定价中流动性风险是不可分散的。到2006年Weimin Liu选择不同的持有期(分别取1个月、6个月、12个月),将调整的换手率与标准化的日零交易量合成新流动性指标来研究流动性,得出了流动性风险是系统性风险,并论证了其双因子模型(市场因子和新流动性因子)能充分解释流动性溢价,而CAPM模型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却未能做出更好的解释。在2014年张信东和杨俊仙用Corwin-Schultz(2012)的高低价差估计度量流动性,以研究其流动性捕获能力及其资产定价的含义。而且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流动性指标体现的流动性溢价着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而变化。   围绕中国股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