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正文阅读资讯: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的初步研究

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的初步研究

[作者:5189lw[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外,焦青对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进行了两次连续的研究,在对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2000)结果表明,生理年龄大同时伴随较高智力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孤独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他对10例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进行测试分析(2001),证明孤独症儿童能根据他人的愿望预测他人的行为;但在理解他人错误信念上表现出明显的困难,且不能理解他人有错误信念导致的认知性情绪。

在我国虽然有一些学者在认知水平上对孤独症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但是总体上还相对滞后,对孤独症儿童认知心理研究多数还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验证上。

二、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心理与正常儿童有着很大的不同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知方式上,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差,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是场独立型的,对外部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被动的,外部世界在他们看来与自己毫无关系,他们所感知的事物有限。他们认知的方式表面上看与正常儿童没有区别,都是通过人的感知觉器官来认知的,但是许多东西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意义,尽管事实上不是这样,因此他们所认知到的事物不是事物原来所应具备的一些属性,而是他们自身赋予事物的。例如积木,他们不能用来搭建一些模拟建筑,而是把它们当成陪自己解闷的一些东西。他们对玩具的玩法并不是原来玩具的玩法。

(2)在认知兴趣上,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不难观察到,孩子的兴趣是对物体的某些特性感兴趣,反复触摸某些“光滑”物体的表面,如光亮的家具、雪白的墙壁、光滑的书刊封面、质地滑软的衣料、柔软的皮毛制品等,甚至产生依恋,但是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如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他们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3)在认知水平上,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低于同龄儿童,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