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政治探讨 > 正文阅读资讯: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失范的制度性成因分析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失范的制度性成因分析

[作者:未知[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府面临着比以前更大的财政资源‘瓶颈’或‘缺口’。”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投资、上项目,通过GDP增长来扩大财源,并有意识地将扩大财源的目标指向地方享有的税种,这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相悖的。
  二、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和评价的制度缺陷
  如前所述,我国的地方分权模式是形成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失范的一个原因。但是为什么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会无视亏损和资源浪费而支持恶性竞争呢?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和地方政府评价制度存在缺陷和偏差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和地方政府评价制度是地方政府决策的牵引力和驱动力。
  按照公共管理理论,集体行为归根结底由个人行为决定,集体行为动机也由个人行为动机决定。以此推论,地方政府行为动机最终也是由其中的个人(政府官员)动机决定口l。因此,地方政府间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竞争。而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不仅会导致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而且会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这是因为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地方政府官员更多的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为主,而不是由当地居民“用手投票”来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和政府评价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尤其是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等。这就意味着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主要还是经济绩效标准。地方政府官员必须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经济发展指标,才能获得中央政府的政治认可和信任,增加晋升的机会。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同一行政级别的地方官员(无论是省、市、县还是乡镇一级),都处于一种政治晋升博弈中。
 这是一种横向相对业绩比较的激励形式,地方政府官员能否在政治晋升中胜出,取决于他的政绩排名,而与他的整体表现相关不大。而这种模式必然加剧地方官员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导致地方官员把政治纬度的竞争转到了经济纬度的竞争,把政治晋升博弈嵌人经济竞争中。导致地方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绩效的相对优势,宁愿保持与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不愿承担政治晋升博弈中的相对位次下降的风险。这一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实际上是地方官员在现有考核机制和风险规避偏好下政治人的理性反应。尽管这是每个地方官员的个体理性行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失范行为,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困境。
  三、地方政府间竞争约束机制的缺陷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