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低保实施问题与思考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低保实施问题与思考

[作者:杨智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二)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社会管理水平,夯实低保制度的政治基础 
  坚强高效的基层党政组织是落实好低保制度至关重要的政治保障。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国家权力体系的底端,其人力、物力、财力最为薄弱,这与其承担的繁多的社会事务和繁重的发展任务相悖。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更为薄弱,党员干部人数少、素质相对较低、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条件艰苦、体制机制不活、权力范围狭小等严重制约了基层组织职能的发挥,甚至部分农村基层组织陷于瘫痪。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低保遇到的问题实际是农村社会治理环境和水平的真实写照。而要加强该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客观上需要改革目前的权力和资源配备体制机制,下移执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充实基层。另外,做好低保工作客观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居民财产调查统计制度体系,为科学地识别低保对象提供客观依据。目前的群众评议机制虽有其可取之处,但带有主观盲目性和利益博弈的特性,极易滋生社会矛盾,导致低保制度的实施背离其宗旨。 
  (三)增强低保运行体制机制的可操作性,提高群众的参与水平和能力 
  目前,农村低保制度体系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实际工作需要的契合度还远远不够,不利于农民理解、参与、监督,特别是农村低保运行机制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行政化色彩。推进低保健康发展客观上需要简化和完善其制度体系运行,方便群众理解和参与,强化责任监督,特别是要改革目前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名额的管理办法,逐步形成自下而上依法申报的体制,实现应保尽保。要进一步细化保障方式,不能简单地按照收入水平分档施保,而应根据产生贫困的原因,分门别类并附一定条件和期限地施保,从而避免“助懒”或僵化。同时,要构建不同行政区域间的低保协调转接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另外,低保工作涉及农村群众切身利益,极易引起农村群众的猜疑和不满,因而提高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是做好低保工作的必然选择。这不仅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的评议、审核、公示、监督等机制,而且要为农民群众有序参与低保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防止权利滥用。 
  (四)增加财政投入,拓宽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目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地方政府只是按照财力的多少来确定低保名额和保障标准,而不是按实际的贫困人口数来确定名额,应保难保不可避免。另外,目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保障水平几乎达不到最基本生活水平的消费需要,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标准。增加财政投入是扩面提标的基本途径,而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投入能力严重不足。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临夏回族自治州财政自给率仅为7.67%,最低的东乡县仅为2.41%。因而,只有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加大东、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才能满足西部农村低保发展的实际需要。 
  (五)增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扶贫开发 
  低保是消极的扶贫,扶贫是积极的低保。只有通过扶贫开发,积极增进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低保问题。《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认为:“贫困无法简单理解为物质资料方面的匮乏,表面上看,贫困是经济因素的结果,但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和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的约束,才是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 [5] 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和社会应鼓励和帮助低保对象增进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努力提高劳动技能和帮助其就业,实现其持久脱贫,逐步摆脱对国家扶贫救助政策的依赖。 
  参考文献: 
  [1]何先平,陈硕.中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J].统计与决策,2009,(1). 
  [2]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2014年5月份全国县以上农村低保情况[EB/OL].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2014-06-19)[2014-09-25].http://files2.mca.gov. 
  cn/cws/201406/20140619112729623.htm. 
  [4]袁松.基层组织的信息垄断与低保制度在村庄场域的实践[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 (3):50-55. 
  [5]向德平,黄承伟.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 [M].武汉:华中 
  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6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