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医学类论文 > 临床医学 > 正文阅读资讯:探讨彩超在诊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彩超在诊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在诊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根据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变部位, 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 共82例。其中肝前型48例, 肝后型34例。均经血管造影(DSA)证实。并对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  结论  彩超对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  彩超  诊断价值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Syndrome,PHS)是由于肝病及非肝病型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肝外型PHS,属非肝病性PHS的一种, 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两型[1]。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依靠临床表现难以对上述病变类型做出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例肝外型PHS患者,男44例, 女38例;年龄20岁-65岁, 平均43岁,肝前型PHS 48例, 肝后型PHS 34例, 伴肝大38例, 腹壁静脉曲张10例, 脾大78例, 腹水72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例,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 均为排除肝炎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阿洛卡α-1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5.0 MHz。按肝、胆、脾、胰常规超声检查, 重点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走行及结构, 使用彩超检测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2  结果
    82例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 彩超定位诊断符合率100%。
    2.1 肝前型PHS 48例(1)门静脉海绵样变性44例, 声像图表现肝脏大小未见异常, 形态规则, 包膜光滑, 肝内实质回声尚均匀。第一肝门区胆囊周围呈蜂窝状无回声区, 内见五彩花色血流, 并探及正反双相门静脉样血流频谱, 脾大。
(2)门静脉狭窄2例, 肝脏左叶体积缩小, 肝实质回声尚均匀, 肝静脉内径正常, 门静脉左支狭窄, 狭窄段呈五彩花色血流。(3)区域性PHS 2例, 声像图表现为胰尾脾门处静脉迂曲, 呈五彩花色血流。
    2.2 肝后型PHS 34例(1)布—查氏综合征24例, 声像图表现为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 血流速度增高, 肝脏增大, 形态饱满, 包膜光滑, 肝实质回声弥漫性稍增强, 肝静脉内径多增宽,有时可见交通支, 门静脉稍宽。(2)淤血性肝硬化10例, 声像图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 形态规则, 包膜尚光滑, 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增宽, 肝内血流较丰富,但血流速度减慢。
    3  讨论
    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27 kPa-2.35 kPa (13 cmH2O-24cmH2O), 平均值为1.76 kPa(18 cmH2O)。由于肝内或肝外门静脉的阻塞, 使门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10mmHg-12mmHg时, 进而引起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症状, 称为门静脉高压症[2]。正常时, 流入肝脏的血液75%来自门静脉, 25%来自肝动脉[3], 门静脉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上升到达肝门而分左、右侧门静脉。肝外型PHS根据病变解剖部位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同时, 由于两型病因不同, 治疗方案各异。所以, 如何做到准确诊断尤其重要。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和分析, 可以看出肝前型PHS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居多, 其病理过程是由于门静脉及其分支部分或全部受阻后, 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 在肝门区出现网状的交叉血管[4], 类似海绵状结构。
以保证肝脏的血液灌注。如不能代偿, 则导致脾大, 形成PHS。而门静脉狭窄可发生于门静脉的任何部位, 多发生在门静脉主干。本例发生在门静脉左支, 其狭窄机制可能是由于出生后脐静脉闭塞后逐步纤维化形成韧带, 但纤维化过度延伸至门静脉及其分支, 即可形成门静脉狭窄, 甚至闭塞。当心脏、肝脏等发生病变时, 门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同时, 肝动脉与门静脉小支间的吻合,使门静脉压更加升高而致PHS。而肝后型PHS是以布—查氏综合症和淤血性肝硬化居多, 且往往是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