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建国以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述评

建国以来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述评

[作者:张俊卿[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合唱创作走着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取得过 光辉的成就,也遭受过巨大的挫折。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发 展阶段:50年代初期民歌合唱艺术的兴盛;“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合唱创作高潮; 建国15周年前后合唱创作的转机;“文革”时期合唱的畸形发展;新时期合唱艺 术的创新和探索.
    [关键词]合唱艺术/民歌/全国音乐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合唱在中国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声部的民歌合唱在 相当多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20世纪初由国外引进的群众合 唱“学堂乐歌”形式,开始了现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历史.
    但是,中国的专业合唱事业的成长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中国 当代合唱创作,在60年的曲折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 阶段:50年代初期民歌合唱艺术的兴盛;“全国音乐周”前后 的合唱创作高潮;建国15周年前后合唱创作的转机;“文革” 时期合唱的畸形发展;新时期合唱艺术的创新和探索.
    一、“民歌合唱”艺术的兴盛 (20世纪50年代初期) 50年代初期是我国民歌合唱发展的兴盛时期,将各地的 民歌改编为合唱形成了一种潮流,产生了《三十里铺》、《新疆 好》、《牧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小河淌水》等一系列 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小型合唱作品,成为我国当代合唱第一个 闪光的时期.
    民歌合唱获得蓬勃发展的条件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第一,新的和平建设时期,使音乐家有条件接触到全国各 地的优美的民歌,许多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歌都是第 一次被挖掘出来,丰富的民歌素材给了作曲家们无穷的启发 和灵感。第二,专业和业余的合唱队在50年代初广泛建立起 来了,演唱能力(包括民歌演唱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第 三,50年代先后有苏联的小白桦树歌舞团、波兰的玛佐夫舍歌 舞团、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歌舞团、罗马尼亚民间音乐团等来华 访问演出,他们带来的充满异国风情的歌舞和合唱节目,强烈 地吸引了中国听众,促使、启发我们研究自己的民歌合唱和民间歌舞。第四,最为重要的,是50年代初中国人民那份乐观、 自信的民族自豪感.
    建国初期由“东北鲁艺”的音乐家们创作的歌舞表演大合 唱《胜利花开遍地红》(李劫夫、丁鸣、中艺曲,希扬词)是一首 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盛况的作品,它刻画了天安门 前万众欢腾的动人图景。音乐以东北的“二人转”曲调为基 础,进行了简洁而有效果的支声合唱处理,非常富于生活气 息,生动地反映了建国初期群情振奋的欢乐情绪。这部民间 风格的合唱作品由“鲁艺音工团”演遍了东北地区,并对全国 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新疆好》是1951年完成的《边疆战士大合唱》(刘炽曲, 马寒冰词)中的第四段,由作曲家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斯洛姆》 改编。开始由女声领唱的旋律深情、流畅,表达了人们对新疆 的由衷赞美。两个乐句以后,开始出现谐和的复调性的四部 合唱,当女高音领唱在混声合唱的背景上唱“唻唻唻……”衬 词时,自豪的情绪,歌舞的气氛得到了充分、完美的展现。《新 疆好》不仅是对新疆的一个地区的歌颂,它也可以看作是对刚 刚获得新生的祖国的歌颂.
    瞿希贤根据东蒙民歌《牧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写于1954 年(海默词),作品反映了草原牧民宁静、幸福的生活。这首合 唱的主体是将原民歌重复了三遍,但作曲家采用多样的色调 对比与声部变化,挖掘了原民歌丰富的内涵,赋予民歌以新的 生命。作品透露出来的和谐与清新,正是50年代初期那个美 好的时代在作曲家心目中的反映。这部合唱很注重复调的交 织和衬托,所有的支声复调又都出自民歌本体,因此整体风格非常统一.
    50年代初期优秀的民歌合唱作品还有很多,如《你送我一 支玫瑰花》(新疆民歌,葛顺中编曲,女声三部合唱)、《生产忙》 (东北民歌,解冰、刘炽编曲,李焕之编合唱)、《茶山谣》(云南 花灯组歌,李焕之编曲)、《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杨嘉 仁编合唱)、《?咚?》(湖北民歌,莎莱改编词曲)、《下四川》 (甘肃民歌,刘烽改编)、《澧水船夫号子》(男声合唱,湖南省歌 舞团集体改编)等.
    50年代的民歌合唱在演唱风格上初步形成了三种类型: 一种是完全民歌唱法(即“土嗓子”),如《三十里铺》、《川江号 子》等,另一种是普通合唱唱法(或称“洋嗓子”),如《牧歌》、 《你送我一支玫瑰花》等,第三种是“土嗓子”领唱加“洋嗓子” 合唱的“土洋结合”的形式,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小 河淌水》等。各种演唱形式都具有其感人的艺术魅力,都以浓 郁的民族风格、甘醇的韵味和纯朴清新之美深深地吸引着听 众.
    “民歌合唱”的繁荣兴盛是我国合唱史上的新事物。当时 的许多作品已成为我国合唱艺术宝库中的具有鲜明中国风格 的珍品.
    二、“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合唱创作高潮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50年代中、后期有两件大事对合唱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 响,这就是1956年8月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9 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这两件大事的推动 下,我国合唱创作出现了一个持续多产的季节.
    为了迎接规模空前的“全国音乐周”,作曲家们创作了一 批合唱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瞿希贤曲,金帆词)、《长白 山之歌》(郑镇玉曲,金哲词)、《幸福的农庄》(郑律成曲,杨乃 尊词)、《长征大合唱》(时乐濛曲,陈其通词)、《淮河大合唱》 (马思聪曲,金帆词)、《嘉陵江大合唱》(沙梅词曲)、《满山遍野 歌声响》(王莘曲,王健等词)等,总计共有十余部大合唱,大部 分都是多乐章作品.
    这一时期大合唱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歌颂 革命历史(如《红军根据地大合唱》、《长白山之歌》、《长征大合 唱》);二是歌唱祖国建设(如《祖国颂》、《幸福的农庄》、《淮河 大合唱》)。在主要是继承了《黄河大合唱》的传统,并受到“俄 罗斯——苏联乐派”合唱的明显影响。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合 唱作品的数量虽多,然而在艺术上却缺少大胆的创造。这些 作品中以瞿希贤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郑镇玉的《长白山 之歌》比较突出。其中《长白山之歌》在1957年莫斯科第六届 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1957年还产生了优秀的单乐章合唱曲《祖国颂》(刘炽曲, 乔羽词),它以宏伟辽阔的气势,优美而富于变化的旋律,以简 炼而富有效果的合唱手法,展现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建设事 业,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宽阔的胸怀。合唱开始时优美舒展的 音乐主题,描绘出一幅旭日东升、光照大地的动人的画面。中 间部分是男女声领唱的明媚秀丽的对比段落,曲调柔中带刚,委婉深情,唱出了祖国蓬勃的生机和兴旺的景象。《祖国颂》 所体现的合唱艺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代表了这一时期 合唱艺术的突出成就.
    中国当代合唱艺术发展到这里,基本处于上升的趋势。这 是合唱事业的美好季节。不仅专业合唱团体获得了长足的发 展,业余的合唱活动也开展得蓬蓬勃勃。特别是1954~1957 年间,苏联合唱指挥专家杜马舍夫在中国工作,开办了“合唱 指挥学习班”,培养了一批合唱指挥人才,如秋里、司徒汉、郑 小瑛、朴佑、聂中明等。杜马舍夫的工作不仅推动了我国专业 合唱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促进了群众合唱活动的开展.
    但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严重地影响了正在发展着 的合唱事业。在浮夸和盲动的紊乱气氛中,合唱艺术的发展 规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跃进”年代产生了许多组歌、联 唱式的合唱作品,如《人民公社大合唱》(向音等集体词曲)、《黄 浦江大合唱》(上海合唱团创作组)、《人民公社万岁大合唱》(北 京大学学生音乐创作组集体作曲)、清唱剧《海河之歌》(天津 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师生集体词曲)等等。还有许多同名的 《大跃进组歌》、《大跃进联唱》…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