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历史学 > 正文阅读资讯:《海国图志》与清末史学的变迁

《海国图志》与清末史学的变迁

[作者:李毅[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亡迫切的时代感促使人们走出国门去关注外国的情况,而林则徐、魏源等人则成为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据之学就逐渐被人们冷落,逐渐边缘化。 
  考据之学的边缘化与没落,并不是说考据之学的消失,因为当时进行考据史学的还是大有人在,如周济、汤承烈、陆心源、梁玉绳等。关于晚清史学的趋势,彭明辉在《晚清的经世史学》中,认为在晚 
  清史学经世、考据两条旋律是并存的,只不过经世主题成为了学术的主题而得以凸显,朴学考据则转为伏流但依旧存在。③ 
  二、经世致用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是为了用于抵抗侵略,从该书的编排上可以看出作者“制夷—悉夷—师夷”的思路,魏源全方位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军事、科技、宗教、教育等 
  情况。魏源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了外国的情况,知己知彼,并且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及其练兵养兵之法,才能在后来与外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在《筹海篇》、《筹海总论》等章节,作者根据自己对西 
  方情况的了解和当时清廷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教训,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抵抗外国侵略的看法和意见,民族危机突出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洋溢于书中。由此可见,《海国图志》在一定程度上 
  折射出了当时的史学指导思想。 
  “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反对脱离实际,反对崇尚空疏,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④,许多进步的史学家纷纷总结 
  历史上变法图强和反对外敌的事例,总结历史教训,以期进行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从而促进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如魏源的《圣武记》、张穆《蒙古游牧记》、何秋涛《朔方备乘》、林则徐《四洲志 
  》、姚莹《康輶纪行》等著作,他们或总结历史教训,或研究边疆史地,或关注外国,但都体现其关注现实的思想和其强烈的爱国热情。此时期史家著书立说已经不是纯粹的学术著作,而是渗透了史家 
  对当时时代的责任感。 
  三、史学新领域的开辟 
  在中国旧史学中,虽然也有《外国传》,但大多简略失实,记载外国情况的专门书籍屈指可数。像汪大渊《岛夷志略》、马欢《瀛崖胜览》、尤侗修《明史·外国传》等书,记载的情况谬误很多,而且 
  中国的传统史学并没有专门研究外国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