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企业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城乡低保档案管理

浅析城乡低保档案管理

[作者:翟羽佳[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城乡低保”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规范和加强其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网络与信息化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要继续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就必须在保证原有的基础性工作中进行创新、改造,需加强信息化管理,并与时俱进,力争低保档案工作与低保工作同步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 基础性工作 信息化   0 引言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低保档案是在低保制度建立及实施过程中产生与形成,能真实记录困难家庭状况,并统计享受低保待遇人员然后进行归档,具有保存价值。它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依据,是低保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规范化管理城乡低保档案   低保档案是经过县、乡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低保的受理、调查、审查等程序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建立和完善低保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既是低保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客观需求。   低保档案管理原则上可分为分级管理和日常管理。分级管理主要包括:低保户向乡镇提出申请,填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表,提交居民户口簿复印件、家庭成员证明以及赡养、抚养证明;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残疾证明等;经街道、镇政府民政部门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最后报县民政局审查做出联审联批决定。若审核通过,县民政局根据低保对象花名册、低保对象分类统计表,低保金统计表划拨凭证等相关的低保资料进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操作,并定期对低保户进行检查、临时抽查。由此可见,低保户的审批过程经过民政部门三个层面:社区、镇、县级部门,由于每个部门针对管理低保档案资料不同,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应该对低保档案进行规范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档案完整性,从而能保障低保工作顺利进行。而日常管理类档案是在分级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是对各类档案进行日常管理,低保对象申报材料审批后,以户为单元建档,实行一户一号制度[1],在低保户存在期间,民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低保户的低保金进行停发、增发、减发等,实施动态监管。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变动表、收入证明、情况说明、审核材料、调查情况等资料进行归档,并装订成册,实行有效管理。   低保档案管理涉及面较广,工作量大,必须对低保对象全部建档,实行审批分级管理、日常管理随时归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