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措施
【摘 要】工程预算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任务,本文作者结合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项目预算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预算;管理措施
1. 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预算管理缺乏综合管理措施
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存在很多不切实际的问题,仍处于阶段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全过程管理的现代预算管理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成本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局限于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很少在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完成完善预算项目预算。施工阶段,招标,投标和评标是不允许的,使该项目在实施阶段,或由于资金短缺,或成本管理不严,造成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如期完成。这种缺乏动态预算管理意识和预算管理可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1.2工程预算管理定额落后于时代发展
建筑技术领域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日新月异。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预算定额,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大多不是动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定额单价还在从前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水平上,对于新材料、新机械等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补充也缺乏代表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以静制动”的定额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1.3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的落后
我国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缺乏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国内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在新时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编制预算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足,对数据形成的原因分析不透,造成误差较大;对预算的因素考虑不周,造成重大预算项目的遗漏;没有一套科学合理、逻辑性严密的预算表,预算编制粗放,执行起来误差较大,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4 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为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预算管理意识两个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预算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具备工程预算管理的专业人才之外,很多中小型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普遍不高,专业水平能力低,对于工程的熟练程度不足,管理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