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面预算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对全面预算的含义和特点进行了陈述,并就全面预算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就促进现代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发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战略目标
一、全面预算的涵义和特点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企业从整体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内部各部门机构进行财务或非财务的资源分配、控制等一系列的规划,达到一定经营目标的活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内部控制来实现企业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一)全面预算的特点
第一,全方位。企业的所有与经济相关的活动都应该纳入预算管理,形成系统的综合预算体系,达到资源有效控制的目的。第二,全过程。就是预算管理覆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个阶段,既包括了预算的规划、控制和协调,又包括了激励、评价等措施。第三,全员参与。包括企业内的领导、各个部门成员和生产岗位员工都必须具有成本效益观念,企业全员目标相同、步调一致的参与到预算工作中来。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
全面预算包括了三个板块,即财务预算、经营预算和专项预算。财务预算就是对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资本支出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预算。经营预算则是指与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预算,包括了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收入的规划和控制。专项预算主要是针对企业定期或者一次性业务预算,一般情况下都会与长期投资有关。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强的执行力是企业战略实现的关键,有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还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度量目标,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就是一种度量的手段,它搭建起了企业经营的整体框架,在确立了某一阶段的生产经营目标的同时,也为企业各部门指出了具体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全面预算可以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进行分阶段规划,使企业每个阶段的执行目标更加具体,并且能够与行动方案合理的结合起来,确保规划的可执行性,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和经营的阶段性目标。
(二)有利于增强沟通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预算对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做出了明确分配,确定了工作的方向,通过分级、分层的预算目标确定,各个下属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对彼此预算信息的了解掌握彼此的工作动向,增加了企业工作的有序性和整体性。通过预算编制和有效的管理,还可以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同时减少了各分管机构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全面预算的实质就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手段,通过管理和控制手段的运用,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在全面预算编制和操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量化,使企业的资源、经营环境和发展目标之间实现动态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使企业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控制。所以,全面预算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通过对各部门的业绩的考评,起到激励作用
全面预算完成的结果,为企业以后的规划提供可参考依据,企业可在对前期预算与最终实现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兴利除弊,不断改进;同时,全面预算的各项指标也可以成为企业激励措施考评的重要依据,通过明确责任、评定业绩对员工加以奖惩,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动性,更高效的完成预算目标。
三、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职能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概念
现在,很多企业对全面预算不够重视,只是为了编制而设置,对全面预算的管理职能没有足够的认识,将其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全面预算认识不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将其与企业经营计划区分开来,认为两者是等同的;另一种就是将全面预算定义在表格数据的范围,没有将其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出全面预算的各项职能。
(二)全面预算体系不健全,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全面预算机制要有效运行,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是前提,没有一个高效、快捷、权威的组织机制,就不会真正有效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只是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普遍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各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之间没有相应的协作机制,执行没有力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规范,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批机制,预算操作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许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的编制中,为了省事、省时,运用增量或减量的固定模式,这种做法没有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对可比性因素不能充分量化定性;增量、减量的模式化操作含有很多的主观因素,不能够客观反映实际需求,在提高效率、效益方面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全面预算松弛,预算指标的有效性差
预算松弛就是指下级执行部门没有据实进行成本预算核报,使得预算收支与真实收支之间存在不合理差异。这种现象在各企业间都有存在,而且已经成为管理顽疾,很难解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各分管部门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或为了降低预算目标的难度。对于执行部门来说,预算松驰的确有利于本部门预算目标的完成,但是对于集团整理利益来讲,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因为预算信息不准确导致决策失误,不利于正确判断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激励措施的实施。
(四)预算控制和考评机制不健全
现在,各企业都有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往往会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控制和监督机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预算考评机制,这就使得预算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权威性和严肃性也大打折扣。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