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
位增加固定资产,不管其使用年限都列入当年支出,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保持原值不变。不提取折旧,也不进行成本核算;除非固定资产进行清理,资产价值才能反映在账面上。这种方式,只能反映资产的历史成本,难以反映资产的实际净值,不利于各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
2.政府对国有股权投资支出管理缺失。政府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自发生财政拨款支出后,便与政府完全剥离,脱离政府预算管理,除在当期记录支出外,不再记录任何信息(如产权),无法反映政府产权规模、增减变动及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情况,不能为国有股权投资的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3.不能全面反应映政府的负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负债问题越来越突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只记录已经支付现金的实际支出部分,而已经发生但尚未进行现金支付的“隐形债务”,譬如:政府拖欠工资、尚未支付的政府债务利息,诸如此类,则不予以反映。这些本应反映在当期的支出,由于收付实现制的局限,而未被记录在账面上,客观上扩大了政府真正可支配财力,不利于各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掩盖了相关债务的存在,弱化了政府防风险意识,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此外,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财政收支及资产负债情况分析,造成政府决策失误。现行预算会计财务报告体系过分强调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只侧重披露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缺少对政府债权、债务等财务状况的报告制度,不能提供提供与政府绩效与成本管理相关的信息,使人们只能片面的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财务报告的内容和项目也较为简单且缺乏科学性、可比性,难于与其他国家的财政状况相对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要本着“统一化、完整化、国际化”的原则
要进行政府会计改革,首先就是要明确制定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范围和体系,理清现行的各种预算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取消已不适应现阶段核算需要的会计制度,整合会计核算方法、要素、科目设置要求等,制定包括总预算会计在内的政府会计规范,并就具体问题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
其次,确立完整可靠的会计基础,由预算资金运动扩展为政府的价值运动,就是包括预算资金在内的政府的一切经济活动,即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形成“以现金基础为主,多种会计基础并存”的核算基础,以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新公共管理的
2.政府对国有股权投资支出管理缺失。政府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自发生财政拨款支出后,便与政府完全剥离,脱离政府预算管理,除在当期记录支出外,不再记录任何信息(如产权),无法反映政府产权规模、增减变动及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情况,不能为国有股权投资的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3.不能全面反应映政府的负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负债问题越来越突出,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只记录已经支付现金的实际支出部分,而已经发生但尚未进行现金支付的“隐形债务”,譬如:政府拖欠工资、尚未支付的政府债务利息,诸如此类,则不予以反映。这些本应反映在当期的支出,由于收付实现制的局限,而未被记录在账面上,客观上扩大了政府真正可支配财力,不利于各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掩盖了相关债务的存在,弱化了政府防风险意识,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此外,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财政收支及资产负债情况分析,造成政府决策失误。现行预算会计财务报告体系过分强调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只侧重披露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缺少对政府债权、债务等财务状况的报告制度,不能提供提供与政府绩效与成本管理相关的信息,使人们只能片面的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财务报告的内容和项目也较为简单且缺乏科学性、可比性,难于与其他国家的财政状况相对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要本着“统一化、完整化、国际化”的原则
要进行政府会计改革,首先就是要明确制定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范围和体系,理清现行的各种预算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取消已不适应现阶段核算需要的会计制度,整合会计核算方法、要素、科目设置要求等,制定包括总预算会计在内的政府会计规范,并就具体问题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
其次,确立完整可靠的会计基础,由预算资金运动扩展为政府的价值运动,就是包括预算资金在内的政府的一切经济活动,即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形成“以现金基础为主,多种会计基础并存”的核算基础,以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新公共管理的
Tags:
上一篇: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引导规范会计职业行为下一篇:中外会计教材结构比较及建议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