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低碳背景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低碳背景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作者:闫文秀 卢静[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本控制和流程改造的新思路,例如,格兰仕空调工厂的冷水塔,原先采用集中供水模式,通过工装技改变成了一拖多模式(类似中央空调),并加装了具有恒温锁定功能的节能变频器——仅此一项,综合节电率就达到了34%。因此,改变企业认为低碳经济会增加物流成本等错误观念,培养企业的低碳意识,是一个简单而又长期的任务。主要还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企业自主的宣传等形式让企业及其员工逐渐接受低碳理念并付诸实施,如:政府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对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作大力宣传;企业可以对其员工开展低碳主题讲座,增加员工低碳知识的积累等等。
  2.提高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程度。我国企业应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将其加以推广和应用的同时应组织低碳科技攻关,加紧低碳技术研发,力争掌握一定规模的自主技术,并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加大对我国技术转让的力度。
  3.建立健全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首先,我国企业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做好内控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努力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积极营造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其次,使低碳发展的内控制度覆盖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和环节,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控制系统,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全员参与理念,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最后,企业内部控制还要随着新的业务和客观环境变化而不断的更新。
  4.建立统一的核算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各个产业碳排放情况到底如何,要用数据来说话。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碳减排”测试,但都没有公布数据,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客观的、国家的数据支撑,担心自己先公布会成为“先烈”。同时,也正是因为标准的缺失,目前在国内销售的各种产品都可以随意地往自己身上贴低碳标签,从而,所谓的低碳,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国内各个企业炒作的工具和营销上的噱头。
  因此,应该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设计评价制度,应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针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或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最终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效果得以保障,从而保证企业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这样既避免低碳概念被不正当地加以利用从而妨碍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