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中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诗意的教学模式素养的课堂表达

诗意的教学模式素养的课堂表达

[作者:刘晓萍 陈六一[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家竟未“理解”圆。于是,经过多次失败,和不甘心的心理促使学生愈发明白了数学是讲道理的;唯有不放弃,才能接近真理。这,是何等浪漫的情怀。 3. 豪放:自由是为自圆 学生解释着:“正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所在直线就是正方形的对称轴。在圆外画一个最小的正方形,这样依然能保证这样的组合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称轴就是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直线。” “在圆内画一个长方形,且长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圆上,过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长方形的上下两边,或者左右两边,这新做的线是圆的对称轴,因此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也许学生的回答还不够严密,但已见思维的力度。不过,大多老师更喜欢选择这样的教学路径:通过生活中的车轮等等许多圆形用具,让学生感受同圆中半径都相等,接着用半径都相等说明用具做成圆形的原因,然后摆弄出墨子对圆下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让学生说“中”指什么?什么“同长”?其实我们应该在墨子定义的启示中,去追寻定义的思维核心。毕竟“中”是“同长”的依据所在;毕竟学生对圆的认识,其难点是如何找到圆心,而不是找到圆心之后去比较半径。我们在原始定义的表象中,以定义的初始思考路径,让学生自由地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用类似古人的思维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思考说明原委,而不仅仅是静态地记忆或展现古人的结论,学习方有更宽阔的视野。 4. 婉约:细腻升华情感 学生提出问题:“车轴可以看作圆心,车轴到轮胎的距离也可以看作半径,因为半径相等的缘故,所以车轮行动起来不会过于颠簸。但是,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就是根据圆半径的特征来设计车轮的吗?” 任何真理的发现,都不是一蹴而就,往往经历了数代人,甚至上千年的失败、再摸索的辛酸历程。无疑,圆的特征为现代人制作车轮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运用数学圆制作车轮,却并不一帆风顺。 接过学生的问题,笔者很开心地和他们一起回顾历史:“人们最初发明的是一种叫作‘轻撬’的工具,古人在搬圆木时,发现圆木滚动起来比较快,便在几根圆木上铺一块板子,这些圆木就是最初的车轮。后来,又截取圆木其中的一段,接着挖去这一段圆木的中间部分木块,并在圆洞里撑上一些细的木条,使得轮子更加轻便,这大约是4000多年前的车轮。由于载重物时,这样的车轮容易被压碎,人们就在圆木外包裹一层铁箍或铜箍,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车轮。” 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车轮的制作历史,其实就是和学生一起感受我们人类是如何不断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