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职业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职业美术教育创新

浅析职业美术教育创新

[作者:Wh1010| 打印 | 关闭 ]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对于教育者而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艺术是触类旁通的,文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电影等,这些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具有一定的共融性与相通性,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贯通,衍生丰富而美好的内容。有些观点认为,职业美术教育并不是要培养艺术家,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但即使是培养“技术工人”,也是要培养有文化修养,有艺术内涵,至少是理解艺术,欣赏艺术的“技术工人”,这才是职业美术教育的育人之本。
  实际条件可能并不是所有教育者在艺术其他领域都有所造诣,但这并不能成为阻隔与艺术其他领域结合的理由,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来开课,互动交流,激发并引导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样的思想,潜移默化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让学生融会贯通后能有所创新。比如可以尝试让学生学习古典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下对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启迪;又或在美术中如果要表现中国元素,也许少不了的是国画,书法,但一首中华名曲《霓裳羽衣曲》何尝不能在学生心中形成缤纷各异的一幅图像呢?因此,美术教育的拓展是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的文化功底的。
  三、转换教学理念,以生为本
  无论是对基础的强化与创新,还是对文化修养的培养,其实根本的还是在于教育观念本身的转变。
  首先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激情,很多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来文化基础不理想,二来对于专业的选择与发展不甚感兴趣,这无疑对教学会产生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相信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重要的是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发掘。要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学习并不是学习与将来职业发展的终点而是起点,除了教给学生谋生手段与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即使在学校里学习美术,但未必就以美术为终身职业,而是以学习美术的态度,学习美术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在将来可以触类旁通,可以独辟蹊径,把握自己人生的机遇。
  其次职业教育是有更大灵活性的,可以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实践性比较强,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与社会、企业等合作,把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这些学生锻炼成实用型美术设计人才;有些学生则希望提高自己的美术造诣,就不必硬性规定与就业相挂钩,可以专门培养指导这样的学生往更高学府深造。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某些学生在一些方面确实很出色,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老师完全可以与学生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更好地推进美术教育。
  综上所述,对于职业美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