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几何软件与平面几何教学设计整合的研究与启示
动态几何软件技术和平面几何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蕴含着几何的思想和方法,学习动态几何软件也就是在学习几何。将数学型信息技术作为数学课程内容能够改变以往“技术本位”以及“外向展示”的整合,真正将数学型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实现课程的现代化。
2.3 动态几何软件技术与平面几何教学的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
把学习动态几何软件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是符合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以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技术,理解技术、操作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突破那种墨守成规的教条,改变那种传统的以概念、定理等为主线的演绎式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有新的学习机会,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更好凸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3 基于动态几何软件的学生学习过程研究
3.1 动态几何软件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
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了问题的探究者、研究者和开发者,学生有了主动参与数学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学习过程要经历由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经历由物理图形的操作到几何图形的认识,由感性经验的积累到理性思维的升华,增加了学生手脑的参与度及其灵活配合度,让课堂变得更活,内容也更加的丰富。
3.2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环境中得到锻炼
利用动态几何软件所提供的技术环境设置一些不确定的感性现象能够引起学生对感性结论的怀疑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认识到证明的必要,这能为学生演绎推理提供一定的基础并促进推理能力的发展,为学生进行几何探索活动提供条件,扩展了学生问题解决的途径,促进了有效认知策略的形成。
利用动态几何软件开展的数学实验、变式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观察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等,而且对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广阔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环境中发生了变化
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环境中,几何建构成为学生习得几何知识、获得几何理论的主要途径,学生简单的记忆和模仿已经过时,学生的学习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性学习,“直觉—分析—抽象”成为学生进行建构理解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经历了从信号到符号再建立起对象的过程,他们对数学关系和数学概念的表征从不正规的、口语化表征发展到正规的表征。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意义而且有效。
3.4 影响学习的因素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环境中发生了变化
动态性、形象性、任务定向性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这些都能充分展现了技术的强大存储量和动态形象性的优势,因此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环境中的教学实验中,那些对教学依赖性较强(工作记忆容量较大)的学生在识记性问题上做的比那些对教学依赖性较低(工作记忆容量较小)的学生好,而在概念的理解上却相反;传统方式下许多分数高的学生(善于记忆)比分数低的学生(不善于记忆)在记忆性知识上掌握的好,但在概念理解上不如分数低的学生;空间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并不比能力稍差的学生做的好,反而一些空间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动态几何软件技术环境中能够得到一些提高。同时,由于男生天生好动、善于挑战新事物的性格特征,使得男生比女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技术环境;由于他们活动兴趣和动手能力优势,使得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比女生表现的更出色。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的新形势下,整合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 根据数学学科教学规律在数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中融入信息技术, 进行优化的教学改革整合。在动态几何软件与平面几何教学设计整合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的方式与策略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对学习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与思考,教师的教学更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本质思想,教学成为一种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也是师生智慧双向增长的过程,更加理性地还原教学的本质,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 刘玉德,王建中.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下数学实验探究[J].数学通报,2006.10.
[3] 吴华,马东艳.美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4] 齐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述评.现代教育技术[J].2009.1.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