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高等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

[作者:陈国华 江惠民[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下,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校人才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如何建立和怎样培植产学研战略联盟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分析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提出了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 产学研 战略联盟
  
   产业集群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竞争或合作关系,地理上相对集中的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上下游关系或平行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地区性分工协作群体网络。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特定时期和范围内,以协议形式缔结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松散型组织。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出现“特曼式大学”,这是现代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标志。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关联、利益分摊而构成的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紧密衔接的合作组织。从产业集群的需要出发,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活力、保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亦是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改变现状的内在迫切要求。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相互联合而形成的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创新方式。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综述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产学研合作过程其实就是创新过程,或者说就是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弗里曼教授于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产学研合作和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强调创新不仅是产学研三方合作的行为,更是一种国家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林奇提出了企业成长有三种基本战略方式:内部扩张、外部并购和战略联盟。众多研究表明,产学研联盟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激励和科技发展,合作各方都有着特定的合作动因,这些动因会因合作的主体、所在行业和合作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众多研究分析了产学研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转型期的产学研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观念、模式等诸方面的建议与设想。在产学研战略联盟方面国内也已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但数量相对有限。如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分析了目前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创新机制,从体制与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有效运行的机制与运行模式。王天敏“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企业对策研究”,描述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和一些优势,从企业的角度建议应调整好内部结构和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以积极的心态融入产学研战略联盟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李燕燕在《上海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思考》一文中,描述了上海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现状及瓶颈,从区域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形成有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议。栾英继在《试论高新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一文中,分析了高新区战略联盟的特征及意义,从政府角度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主要涉及战略联盟合作方式、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现有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并未从产业集群这一层面研究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说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在国内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对高校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意义
  
  产业集群延伸了产业经济学中“外部经济”的概念,提供了衡量特定区域竞争力的框架,因而成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制定相应政策的新工具。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学研”之间的彼此互动关系日益得到重视,产学研战略联盟愈来愈多地成为地方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发展产业集群对高校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产业集群有助于整合产学研战略联盟技术资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在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自主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都面临着科技资源不足的问题,从产业集群角度,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有效地利用集群内产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加快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其次,产业集群有利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网络资源,形成结构竞争力。集群内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利用产业系统构建起来的关系网络,在竞争、合作、协作中提高个体的竞争力,使得企业在直接利用自身占有资源的同时可以间接利用更多非自有资源,对单个企业而言扩大了企业的资源边界。此外,集群内企业还可利用集群内较长久的关系基础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机制,扩大企业的效率边界。
  最后,产业集群有利于集聚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环境。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带来人才集聚,集群环境以人为本、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使人才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还不成熟,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通过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已成为提高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动力不足
  由于联盟各方均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缺乏对其不同利益的切实整合,无论是企业、科研院所还是高校,对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乃至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动力不足。一方面,企业习惯于采用低水平的追随战略,长期停留在以市场换技术的低水平发展阶段,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愿望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则偏向于追求研究的学术价值,而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关注,久而久之,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研究动力和能力同样匮乏。
  2、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壁垒
  由于管理体制的分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还存在领域壁垒。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是项目合作的方式,存在短期化、临时性的特点,未能真正实现各方人员的相互流动与交流,更未能在各方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尚未从体制上真正破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合作还停留在相对较低的层次,真正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尚待时日。
  3、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虽然政府花了大力气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牵线搭桥,也投入了不少经费,但实际收效并不如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对于自身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够,对于产学研合作发展也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政府职能存在错位与失位现象,该抓的不到位,不该抓的又干预过多,现实促使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政府导引和桥梁作用的发挥是否真正到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