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及其向工人阶级的转化

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及其向工人阶级的转化

[作者:5189lw[来源: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以培育他们的社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农民工通过与城市正式职工和市民的交流和参与社区管理,吸纳城市文明,内化城市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增强对城市的适应性,促进角色的转变。
    3. 积极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组织是一个群体凭以立足于社会和求得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本。由于没有组织作为维权的载体和后盾,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的博弈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一些农民工被迫采取非常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有的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甚至于一些农民工以“老乡会”的形式自发地抱团并进而演变成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⑨ 农民工这种维权方式固然不可取,但却反应出他们缺乏正式组织支持的无助和无奈。工会是工人阶级的强有力组织,负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工人阶级队伍团结和统一的基本职责。当前,包括地方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农民工自身在内的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农民工加入工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提高到事关工人阶级的队伍建设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大局高度来认识。要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和农民工输出地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权益保障纳入工会维权体系。工会组织要转变观念,要把代表和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当作自身的基本职责,并根据农民工的流动性特点,更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切实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此外,工会组织要努力发挥作为职工群体“大学校”的作用,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管理、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民工阶层向工人阶级的转变,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4. 全面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农民工是农村的“社会精英”,但其综合素质与先进的工人阶级相比又显得明显的不足。农民工的素质缺陷不仅仅是表现在文化水平、职业技能上,还表现在阶级意识、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性、价值观念、法制观念、社会文明意识等方面。列宁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心理和习惯,这件事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⑩ 由于我国现实问题的复杂性,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彻底转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的工作主要包括:通过自学考试等其它成人教育的形式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从长远的战略考虑,要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
Tags:
上一篇:农民现代化与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