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探讨小学生审美艺术及能力的培养

探讨小学生审美艺术及能力的培养

[作者:赵丽 | 打印 | 关闭 ]
摘 要: 我国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生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人感到欣慰。但笔者综合权衡,又不得不承认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在美术课的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还得再进一步创新教学。本文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课 审美能力 培养   小学生美术课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儿童热爱生活,促进知、情、意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美术绘画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孩子的审美情趣。在美术教学中,我对此颇有感触。如果学生能对事物形态、位置观察得透彻,理解得深刻,他就能选取相应的用笔方法,画出某种景物的长短、粗细、向背、俯仰、方圆等形态各异的笔画来。开学初,为了解学生绘画程度,我给他们出了个题目《美丽的……》内容可以是动物、人物、风景等,让其画想象画。布置完作业,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马上提起笔,先在纸上画一个太阳,几片云彩,然后托着下巴,冥思苦想下面的内容;有的则是先画一条横向贯串画面的波浪线再说,还有的先画一座小房子,或是一棵苹果树。快到下课的时候,有些学生的画面显得太空,于是我给他们建议再加上些别的东西,不约而同的是有几个孩子最后都在画上空旷的地方加上了云彩。我问他们为什么都这样添,他们的说法是,以前都是这样画的,还问我他们画的怎么样。看着这些蓝天、白云、太阳、小鸟,我苦笑不得,不由产生想探索这个现象原因的兴趣来。基于社会对少儿美术教育目标要求与现状落差太大的现实,为了寻求平衡,教师不得已采用示范——临摹简笔画的教学方法。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让学生做出来不错的作品。其结果是孩子在美术方面获奖多了,但是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却下降了。   小学生美术中最重要的是真,即体现本能和个性的方面。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很多美术创作中所缺少的,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为某种目的而服务。这是站在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方式都代替不了孩子在对生活的感知中获取绘画上的灵感来得有效。目前这种圈在教室内单一的学习形式对孩子今后美术方面的后续学习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少儿绘画不同于成人绘画,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关于小学生画的分段,目前有几种提法。有一种倾向于分成以下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写实期。因此,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儿是艺术人才早期开发的最佳时期。   也就是7--12岁的孩子,他们能有目的地使用象征式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就是学画的最好时期。我教了5年8-11岁的学生绘画。这个阶段正处于表现期,由小学生画向成人画时期过渡。表现期的少儿美术教育是美术教育界探讨的老话题了,这一阶段孩子较为难教,孩子在这一阶段中也较为痛苦,容易丧失绘画兴趣。这是因为孩子发育到了这个阶段,不再满足于原先幼稚的小学生画,对自己的写实能力有了较高的期望。但是孩子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深厚,往往是眼高手低,绘画出的形象满足不了自己的期望,时间一久,在这个时期孩子容易丧失绘画兴趣。此时,在学画道路上前三个时期积攒下的问题也在这一阶段充分暴露了出来。其具体表现在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足。例如,长期以来形成模式化的绘画形象在脑子里形成固定思维,很难一下子纠正过来。孩子以自己作画的习惯、头脑中的意想代替正确的观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些绘画形象。典型的表现就是我们明显发觉孩子的画突然停止不前了,画中出现的人物总是一种类型,小姑娘长的总是大眼睛、双眼皮、花裙子,画的树总是苹果树,画的房子总是三角形的房顶,四四方方的房身,难道这真是小学生眼中的世界吗?分析其思想根源是由于老师以前教过的,孩子以前画过的小学生画形象就是这样的,掌握起来非常简单,又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且长期以来一直经常训练,运用自如,对于自己表现来说是轻车熟路了。而通过自己的重新观察,将观察过的事物完美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对自己来说是个新事物,是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更多的时间的,还有可能要经历失败的危险。因此为了逃避可能到来的作画失败的危险,许多学生都选择了用自己以前惯用的方式来代替现在应该进行的方式。结果就是孩子在脑海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画眼睛就是中间有个黑点的椭圆形,而不管事实上眼睛的结构以及呈现给人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再如画人物的手总是像花瓣,手指一样长,胳膊总是像面条,软软的,并随意弯曲着。这些都是孩子没有养成正确观察习惯,没有意识到生活中的事物本来面目所致。如果教师不纠正学生的观察习惯,这个坏习惯将跟随学生一生。除此问题以外,这一阶段孩子的审美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时家长常说学生几年如一日,绘画没见什么变化,这其实与学生审美能力没有提高有关。孩子只有“眼高于手”的审美能力指导,才能完成优秀的作品。而往往只知埋头去画,却心中没数,不知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具体表现每次绘画时在构图、色彩、技法重复、单一、创新不够。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风格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知道美术是多种风格,不求统一答案的。小学生美术教育并不只是教会小学生绘画,它将会对孩子以后的从艺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人员,我们应该为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长远发展考虑。明确小学生美术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对生活的敏悟以及兴趣和感觉的持续。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