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企业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作者:张兴峰[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分不清、业务流程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究到具体责任人。部分国企虽然内控制度比较完善,但在实际执行时并未按相关制度履行手续,遇到具体问题时因强调灵活性,使得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谈;有的国企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可操作性,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和执行存在多样性,无从执行。
  6.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乏力
  虽然在监督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体系,但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内审机构不健全,监督职能不能得到真正发挥;审计理念落后,缺乏独立性;内审人员缺乏胜任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最终影响其监督职能发挥。
  我国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府和社会监督,但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因各种外部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上会计师事务所不规范的职业环境和不正当竞争,以及对CPA的监督不力,导致在遇到有些管理层对资金运动各环节监控不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贪污等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监督。
  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1.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能够合理保证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因此,作为国企应该加大内控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中每个人对内控的理解和认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2.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内控的目标是预防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二者均要求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国企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将风险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并强化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很好的识别、应对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将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员工素质
  员工的素质对内控是否能够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应该至少每年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内控的培训,以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通过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借助良好的内控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管控水平。
  4.规范内部控制活动,严格内外部监督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