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旅游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谈文人文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

谈文人文资源的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未知[来源:本站整理]| 打印 | 关闭 ]

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也不可低估。笔者就曾亲眼目睹一群本地少年在酒吧唱卡拉、喝酒至深夜的情景。这种生活方式对丽江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丽江古城内的纳西文化资源的保护已经日见严峻了。而像丽江这样的文化旅游城市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在广西、在桂林,甚至在各县、乡镇都存在着。 
  人文资源可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但也不都是可以无限利用的。有形的人文资源需要保护,无形的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挖掘整理发展。人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该是一个原则。 
  (三)人才匮乏,人文资源与旅游结合档次不高,目前旅游业的发展遇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不够,点子不新 
  人文资源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很丰富,但是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或者说是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上档次。主要原因是缺乏懂旅游善经营的人才,对本地旅游资源(包括人文资源)特点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属性与异同缺乏准确的分析,对本地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不准,缺乏系统科学的策划与操作,因而造成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伦不类,旅游产品缺乏亮点,或者与旅游消费需求不相吻合。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有人才。 
  另外,由于资金有限、文化设施简陋,或者设施规模太小,人文资源与旅游的结合难成气候,使自然景观仅仅停留在原生状态,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三、合理利用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 
   
  如果任由人文资源的被毁坏,或者毫无节制地利用人文资源,文化生态平衡将会受到无以复加的破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正确认识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人文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可以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动力,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工具。同样,人文资源也可以成为旅游业的资源,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能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和生命力。一个湖泊与仙女沐浴的结合,一块石头凹痕与人形脚印的吻合,还有望夫石、飞来峰等等,都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之后才有趋之若鹜的旅游人群。 
  但是,人文资源也有其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它不可以被人为所欲为地拿来作为旅游的工具。南方某县意图把当地包装成杨贵妃的故乡并以此招揽旅游人群,但却始终无法调动人们的旅游欲望。原因就是无视人文资源的相对独立性,拿人文资源在旅游业上滥用的结果。可以说,人文资源来自文化资源,而文化是“人类确立自身超越动物性的存在意义的根本所在。一部人类史,说到底是一部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的文化的历史,是一部动物的生存超拔到人类文化的生存境地的历史”。可见文化以及文学艺术、人文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要给予文化人以充分的自主、自由创作的空间,明确文学艺术、人文资源的相对独立性,使之与旅游业成为有机的、自然而然的结合。而不是把文化资源与人文资源当作单纯的发展旅游业的工具或附庸。当然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的权利,关键是要开发利用得当,不可滥用。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生态要有危机意识,对人文资源要加以保护,加以挖掘、整理与发扬光大。 
  (二)大力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的旅游人才-促进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 
  大多数的情况下,旅游业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结合,结合得怎么样,必须由懂文化懂旅游的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策划和操作。否则,前述二者的结合就会成为生拉硬扯而显得不伦不类并成为笑柄。为此,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懂旅游善管理的高级人才,要舍得本钱引进来,特别是一些专家,他们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用更科学的方法,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加以规划,能使一个地区的人文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深圳作为一个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其人文资源比很多城市都缺乏,但其旅游业却发展迅猛。“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观澜高尔夫旅游胜地等等,一个个响当当的旅游品牌,是深圳大胆引进和大力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结晶。可以说,高素质的人员结构正是深圳旅游业的成功之本。 
  目前很多地方的学校还存在忽视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倾向,或者培养的此类人才不适合旅游市场的需要,再一个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不住。为此,除了引进高级人才,本地的高校、普通职校还得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重任,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改革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政策,培养起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队伍,使人文资源与旅游业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及文化特点。开展横向联系。整合周边旅游文化资源,准确定位旅游城市形象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点与人文资源特点,这种特点与自然景物的特点结合,就成为其旅游的特点,也是旅游的吸引力所在。但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城市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的。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对另一个城市的旅游业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发展一地的旅游业必须将该地的旅游业放到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大环境当中,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融合,使其成为周边大旅游环境的中的一分子,使之成为另一城市旅游的自然延伸与必要补充。所以,发展城市的旅游业应在找准其特点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明确其异同,以准确定位其城市旅游形象。桂林、肇庆、梧州的旅游内涵实质都是山水,怎样突出其鲜明个性,树立起鲜明的形象,并使之家喻户晓,更好地吸引游客,恐怕考虑其山水与人文资源的结合才是关键。 
  (四)要顺应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旅游新概念、新产品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没有创新就很难有大发展,创新就是要走旅游业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发掘不同区域人文资源的特点,使之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促进旅游业的更大发展。桂林有溶洞,贵州也有溶洞,你必须告诉人们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什么,才能使游客游了贵州的溶洞还想游桂林的。桂林有甲天下的山水旅游产品,桂林更有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产品——印象刘三姐与乐满地。梧州有龙母庙,广东悦城也有龙母庙,那你得明确梧州的是龙母太庙,地位更尊贵,才能刺激人们的游玩心理。 
  (五)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提升品质,同时。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和谐旅游 
  旅游同经济一样,也必须讲究资源利用,特色突出。讲究档次,突出精品。讲究人性,突出和谐。目前很多地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却没有突出重点,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平均用力,点多面广,特色不鲜明,旅游产品不上档次,导致其吸引力不强,给人不值一游的感觉。以梧州为例,市区内有建筑人文景观——骑楼城,有龙母文化的龙母庙,有道教的白鹤观,有佛教的四恩寺,还有儒教的圣文院,县市下面有蒙山的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地,藤县的太平狮山,苍梧的爽岛库区,岑溪的吉太白霜涧,这些景观或者文化底蕴深厚,或者自然特色鲜明。如果能将其中一个加以大力开发,推向市场。都有可能成为梧州的旅游拳头产品。可惜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