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工商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马蔚株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64.5%;被调查人员的户籍多集中于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地级市,分别占被调查人员的38.0%和20.5%,农村占18.5%,县级市占14.0%,乡镇占9.0%;被调查人员的家庭月均收入在1000~3000元占27.0%,3000~5000元占28.5%,5000~10000元占28.5%,10000元以上占9.0%。   1.就业时间   被调查人员的毕业时间少于1年的占56%;毕业时间1年或多于1年、少于2年的占19.5%;其余毕业时间为2年或多于2年。   2.就业地点   被调查人员的工作地点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占总人数的55.0%,工作地点在地级市、县级市、乡镇的分别占19.0%、7.5%、2.5%,其余为无固定工作单位的人员。   3.收入情况   被调查人员月均收入主要集中在中间层次(1000~3000元),月均收入1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上的被调查人员分别占8.4%和3.0%。   4.就业机构类型   被调查人员从事的就业机构类型依次为:灵活就业占20.5%,非医药企事业单位占14.5%,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占13.0%,社保机构占11.0%,商保机构占9.5%,基层支教和选调生分别占1.0%、1.5%,此外,研究生占10.5%,未工作或实习占18.5%。   5.就业渠道   通过学校或社会举办的招聘会找到工作的占27.0%,通过父母或亲友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占21.0%,通过到单位见习或实习被录用的占16.0%,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老师直接推荐的占9.0%,通过其他途径找到工作的占27.0%。   三、医疗保险人才就业状况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对医疗保险人才就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也存在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当借助新政策、新形势的推动,从社会需求出发完善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方案,对毕业生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其就业能力。   (一)社会因素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参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医疗保险事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技术性的问题,医疗保险人才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求直接影响着医疗保险人才的就业信心,71.2%的被调查人员也认为社会对医保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主要归因于新医改政策和国家就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宣传。但总体来说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被调查人员中认为就业形势较严峻或非常严峻的分别占到48.0%和32.5%,极少数认为就业形势较好或非常好。   从社会需求来看,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主要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医疗机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