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工商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戴晓霞[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1.3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温州市物流企业以道路运输企业为主,普遍规模较小、服务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物流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2000多家,减少到2014年末的1300家左右。物流需求与服务脱节,首先,由于缺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现有物流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车辆空驶率和仓储设施空置率等高居不下,其次,由于温州物流企业普遍较小、各自为战的特点,制造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物流提供商,造成了目前第三方物流使用率不高、现代物流技术效益与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再次,在选择物流提供商的时候缺少一整套评价体系,选择物流提供商缺少判断依据,有较大的盲目性;最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物流企业之间同质竞争严重,物流企业之间缺少协同运作机制。 
  2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 
  2.1物流用地指标匮乏 
  从国土资源局数据显示2014年温州市共安排物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17亩,其中市区共安排物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82亩。这与《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提到2016年底前完成物流用地建设5263亩的目标相去甚远,而且93.2%的物流新增物流用地指标都集中在市区,极大的制约了温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其中,规划建设的四大物流园区物流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后续项目用地难以保证,影响招商进度和配套项目建设。现有企业由于物流用地的制约,也难以发展壮大,如鹿城物流有限公司规模和设施标准达到国家3A级企业标准,因其用地为临时用地,无法被评为国家3A级企业。 
  2.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温州市规划打造“4+16+N”物流三级节点网络体系,但总体建设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开工建设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不到一半,一些物流中心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二是物流园区用地功能转变,使得本就紧张的物流用地更加匮乏。三是终端配送网点建设严重滞后,大型超市、商场等都采用自有配送模式,缺乏公共型配送网点,不能有效整合配送资源,使得城市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四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较少考虑物流需求,导致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靠难”,进一步制约了城市配送企业的发展壮大。 
  2.3物流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一是温州尚未建立统一的温州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现有的基于企业建立的信息平台比较原始,各个企业的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很难整合物流服务供需双方。二是温州市物流企业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人工作业,企业物流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三是物流企业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不高,如市交运集团委托开发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因与客户企业未建立信息互通,客户无法实时掌握仓储管理动态情况,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