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对策

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是抗冲刷能力。不耐冲刷的基层表面,在渗入水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积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导致行车的不舒适,并加速和加剧板的断裂。提高基层的刚度有利于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然而其作用只能是在基层未受冲刷的前提下才能得以保证。同时其效果不如在接缝内设置传力杆。上基层一般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碾压混凝土和贫混凝土。但是碾压混凝土和强度较高的贫混凝土基层会产生收缩裂缝,导致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因而对这两种基层规定了设置接缝的要求。
  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应与路基同宽。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也易与路基同宽。
  路面开始施工前要求路槽应清理干净,标高应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基层的设计厚度(厚度增加提高成本,厚度减小影响路面基层的稳定);底基层细级料细长及扁平的颗粒不得超过20%,且不得含有粘土块、腐殖质等有害物质;级料必须有良好的级配,级配曲线应接近圆滑并居中。0.5mm以下的级料其塑性指数应小于4%,液限指数应小于25%;松铺好的级料在压实时,其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稍高。水泥稳定级料上基层在铺筑前应将底基层上面的所有浮土,杂质全部清除,并严格的整型和压实,将底基层上的车辙或松软的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表面都重新翻松,清除或用同样材料进行整型,并压实到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的密实度和规定的线形、坡度、标高。水泥稳定的级配要求良好,有机质含量不大于2%、水泥质量要求稳定。
 2.2水泥混凝土的接缝设计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等性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有面层断裂、变形接缝损坏、表面损坏和修补损坏五大类,共17种损坏类型。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采用矩形。长4—6m长宽比不易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其一,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或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以保证接缝缝隙不张开。在路面宽度变化的路段内,不可使纵缝的横向位置随路面宽度一起变化。其等宽部分必须保持与路面等宽路段相同的纵缝设置和形式,而把加宽部分作为向外接出的路面进行纵缝布置。此外,变宽段起点处的加宽板的宽度应由0增加到1m以上,以避免出现锐角板。
  其二,横向接缝,缝之间的横向施工缝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