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对策

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其次对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工路面 破坏原因 防治措施
  
  1.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
  
  1.1软基处理不当
  其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底”。软土一般指在静水或缓流水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粘性沉积土,是一种呈现软塑或流塑状态的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粘性土。软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当软土层不厚时适用挖;当软土层很厚且需大面积处理时用填;当软土层厚而仅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用换;强夯是用起重机械将大吨位的夯锤(一般不小于8t)起吊高度不小于6m自由下落。
  处理方案一般有淤回填土方、石方或砂砾、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土工布、土工格栅等,但是施工时,往往是由于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案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时未认真按设计要求处理或处理不完善等原因,给路基的稳定造成了隐患,使成型的路基沉陷或滑移等,最终影响路面混凝土板。
  
  1.2路基土石方填筑的问题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条文说明:《标准》(97)及相关规范规定的路基压实度标准,其中1.5m以下路堤的压实度标准为90%,明显偏低。难以控制工后沉降以及路基路面整体质量。
  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以下施工方面的原因,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直到影响路面混凝土板。第一,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控制,有时填料的松铺厚度达60—80cm,这样路基填方的密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低限值;第二,路基填筑每层的填料未用平地机或其他平整机械进行整平或整平效果不好,使低洼的地方达不到密实度要求且大量的积水;第三,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成一定的路拱横坡度;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通畅,从而使大量的积水渗入下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
  当路堤在斜坡上或填挖交界处或原有路堤上或路堤处在垂直路中线测得的坡度大于1:5的坡度时应把远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并向内侧倾斜2%,且台阶上不能有积水,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这样才能保证路堤的稳定和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2.路面施工方面的原因
  
  2.1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路面基层一般有下基层和上基层。下基层为级配砂砾级料,对于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的首先要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