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谈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及控制

谈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及控制

[作者:未知[来源:论文网]| 打印 | 关闭 ]
及楼板的裂缝分析
        地下室墙板的裂缝产生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即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失水会产生收缩应变,在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达到最高点以后的降温过程会产生温度应变。但又有其特点:一是墙板受到基础、外围楼板受到地下室外墙的极大约束,这种约束远大于桩基对基础的约束,产生贯穿裂缝的机率大。二是内墙板及楼板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三是内外温差小,产生表面裂缝的机率小。四是养护困难,散热快、降温速率大,混凝土的松驰徐变优势难以利用,在气温骤变季节尤应注意。
        2 裂缝的控制措施
        2.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2.2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2.3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2.4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2.5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
        2.6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
        2.7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2.8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掺入粉煤灰,掺量15%~50%。
        3 混凝土裂缝限制标准
        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