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承德普宁寺大佛之保护
煮沸达100℃,再在冷槽药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电烘干,使木材含水量在20%以下,方可使用。对大佛的衣纹板和站板剔换按“间”划定区域,(间:柱与柱之间水平撑木之间的区域),自下而上,挖一块修补一块,杜绝大面积一次性挖掉所剔换的木板,防止上层站板、衣纹板或外表地仗的脱落。对虫蛀严重的木构件必须剔除干净。施工中不能使用凿、斧等重刃器,以免损坏外层的地仗,只能用挠子一点一点的挠干净,最深处直至地仗层。所剔补的衣纹板和站板都按原规格、原材料复制,对一些难以雕刻的复杂部位,只能用环氧树脂胶加锯沫和石英砂调成腻子状涂在露出的地仗内面,然后表层打光。这样剔补的站板或衣纹板与地仗之间没有空隙容易随型胶结。这次工程所选用的粘结材料为环氧树脂。具体规格:用中分子量型号601号软化点环球法,64—74环氧值当量数100克树脂,平均分子量为900—1000的乙胺为固化剂。这种规格的粘补剂是国内外目前比较先进的,是高效防腐蚀涂层。其附着力 和韧性及防潮耐水、耐化学腐蚀方面,都较其它树脂涂料优异。具体操作方法:先对原有的站板和衣纹板涂刷两次环氧树脂沥青胶泥稀释剂,对新更换的站板或衣纹板,用沥青胶油防腐剂(用二甲茶苯、甲苯做稀释)涂刷两次,再用601环氧树脂浸涂两次进行粘结。新更换的站板每层的竖向接缝处,按原设计安装榆木银定榫,横向接缝处安装榆木暗销,站板的横向接缝如处在水平撑木后面时,设阴阳榫。站板、衣纹板用12mm锣栓或铁拉杆与水平撑木连接。最后对大佛体内进行一次全面的药物喷淋,涂刷施药(0PN—1)170公斤,又用环氧树脂稀释剂对内壁涂刷两次,彻底起到对大佛防虫、防腐、防潮的保护作用。
(3)大佛维修第三期工程,即大佛表层清理和修补。承德普宁寺大佛历经240多年沧桑,金饰表层已堆积大量的尘土及污垢,借此大佛内部维修机会,首次进行大佛整体除尘去污。工程进行前先于大佛左下角金饰表层做局部实验,可行后推广至整体。先用吸尘器吸取大佛表层的浮尘,再用毛巾蘸中性清洗剂拧干后进行擦试,然后用干净的细棉纱擦净表面残留的清洗剂,效果比传统面团滚粘除尘更好,大佛金漆质感亮丽鲜明。修补部分:这次工程共修补残损的法器14件,复原法器13件(均按传统工艺材料复原),修补因大佛倾闪造成手指伸出与廊柱接触而拔断的6个残指,珠花饰件18种,共350多件。大佛双脚因倾闪,右脚已塌陷,地仗内部的木质均成粉沫状,左脚也有部分断裂。这次重新雕刻右脚(尺寸1.3×0.86×0.36m),重做地仗1.128m2,使用红松板材0.2m3。左脚补修地仗1.53m2,使用木材0.03m3。大佛整体维修地仗部分:新做地仗11.7m2,补修地仗53.35m2。大佛单皮地仗新做1.54m2,修补8.69m2。局部补金8.85m2(合112.88具),所用金箔为大赤金金箔。
最后大佛通体罩漆保护。承德普宁寺大佛贴金原始做法:佛像表面为大漆地仗(“两布六灰”地仗),地仗骨料是土籽粉、石英粉、粘结剂等,用大漆调和成灰浆状。先上捉缝灰、扫荡灰,凉干打磨后缠夏布(即麻布)一道,再上头道灰(即压布灰)、上漆灰(即细灰),凉干打磨后缠二道夏布,最后上头道灰、上漆灰而成。灰的种类主要是指灰粒直径和掺拌比例关系来区分。地仗做成后磨细打光,然后用装有滑石粉的布袋,向贴金部位炝擦油皮(即炝粉),打金胶油,隔夜贴金。由于大佛使用的金箔是赤金金箔而不是库金金箔,所以要罩两道熟桐油加以保护。这次大佛的局部补金,也要做罩漆保护,通过小样实验,腰果漆效果十分满意,而且工艺要求比传统的熟桐油简单得多,既省时、省工又节约资金,而且能够达到相同效果。
承德普宁寺大佛经过先后两次维修保护,都取得了预期效果,这次维修保护是建国以来国内最大规模的大型木造像维修保护,尤其是这次国内最为彻底的治虫、治菌、防虫、防腐处理工程,在维护历史文化遗产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普宁寺大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到有效的保护。
Tags:
上一篇:探讨如何解决桥梁设计存在的隐患下一篇:浅论建筑符号学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