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子水库灌浆施工的简述
按先固结、后接缝灌浆的顺序进行;发电洞施工按先回填、后固结的顺序进行。
不同种类的施工顺序如下:回填灌浆分为二序施工,I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II序孔的造孔及灌浆;基岩固结灌浆分为二序施工,I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II序孔的造孔及灌浆;洞室固结灌浆采用环间分序、环内加密法施工;帷幕灌浆双排孔先施工下游排,然后再施工上游排,每排内又分为三序,先施工I序,后II序再III序。
3.5.2 灌浆方法
回填灌浆、固结灌浆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灌浆方式为纯压式(大坝基础部分固结灌浆为循环式);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不待凝”方法,灌浆方式为循环式。帷幕检查孔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止浆栓塞),灌浆方式为循环式。
3.5.3灌浆材料
除断层带(包括帷幕孔、固结孔)灌浆用水泥开始采用超细水泥及R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其余部位所用灌浆用水泥为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制浆站集中制浆,浆液由输浆管送到各搅拌桶进行灌浆。
3.5.4 灌浆压力
回填灌浆压力0.3Mpa;固结灌浆压力0.3-0.6;帷幕灌浆压力各个部位均不相同,为1.5-3.0 Mpa;二期回填灌浆压力0.3Mpa;抗滑键(井)接缝灌浆压力0.3Mpa;坝体中缝接缝灌浆压力0.6Mpa;冷却管灌浆压力0.3Mpa。
3.5.5 水灰比控制及变换
回填灌浆起灌水灰比0.5:1,水灰砂比例为1:1:1.25;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均采用5:1、3:1、2:1、1:1、0.8:1、0.5:1六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5:1;坝体中缝接缝灌浆采用3:1、2:1、1:1、0.5:1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3:1或2:1;冷却管灌浆起灌水灰比0.5:1。
灌浆浆液的变换原则为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吸浆量较大或遇特殊情况时,可按规范变换浆液浓度。
3.5.6 结束标准
回填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min即可结束;固结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帷幕灌浆结束标准应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后,方可结束:一是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延续灌注时间不少于90min,二是灌浆全过程中,在设计压力下的灌浆时间不少于120min,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接触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坝体中逢接逢灌浆结束标准是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灌注20min,灌浆即可结束;冷却管灌浆结束标准:在规定压力下,进回浆管浆液比重一致时,灌浆即可结束。
4 质量评定
4.1 灌浆质量检查方法和质量标准
回填灌浆质量检查采用钻孔注浆法(压浆试验),即向孔内注入水灰比2:1的浆液,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压力的80%),初始10分钟内注入量不超过10L,为合格,其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质量标准:孔段注入量不超过10L,为合格,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注入量不超过10L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为合格。
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质量检查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进行,压入流量的稳定标准为,在稳定的压力下(灌浆压力的80%),每3~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为计算值。质量标准:灌段压水试验吕荣值不超过3Lu为合格,孔段合格率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注入量不超过3Lu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为合格。质量检查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3~7天后进行,其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
接缝灌浆质量检查以分析竣工资料为主,结合取芯、压水等进行综合评定。质量标准: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温度达到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