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房屋墙体裂缝控制的感思
摘要:砌体结构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程度轻重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或工程质量事故。对于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来说,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较大,只要采取全过程控制的方法,从设计到选材和施工都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砌体;房屋墙体;裂缝
1.引言
砌体结构的房屋由于所用材料属于脆性材料,由于在温度变化、材料干缩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的作用下产生了裂缝,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还给居住者在感官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2.现象与原因
砌体结构房屋所用的主要材料——砖、砌块、石块、砂浆等属于脆性材料,易于产生裂缝。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外观,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裂缝给居住者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较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等方面的原因。
2.1未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
一些工程中的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墙砌体材料强度偏低、不同砌体混合砌筑、砌体强度与砌筑砂浆强度相差过大或外墙批荡砂浆强度与墙体强度差距过大等设计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墙体开裂。
2.2施工质量标准不合格
(1)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 (2)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3)砌筑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配料方面砂配多了砂浆强度偏低,水泥配多了砂浆强度偏高;水多了,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4)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2.3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
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各部分温度差异引起温度变形不协调,从而导致的墙体开裂。这类裂缝主要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平屋盖的砖混住宅中,裂缝形式有“八”字形缝、45度斜裂缝、水平缝、垂直缝等。
2.4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
(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2)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3)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如礼堂、厂房等工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涨作用也会在窗台发生裂缝。
3.控制裂缝的原则和措施
除了《砌体规范》抗裂措施之外,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J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第6项 砌体工程)中关于墙体抗裂措施如下:
3.1砌体裂缝
3.1.1 设计
(1)建筑物外围结构应采用符合节能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保温措施,且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措施。(2)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3)顶层圈梁、卧梁高度不宜超过300mm。有条件时(防水及建筑节点处理较好)宜在顶屋盖和墙体间设置水平滑动层。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应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积高度应不大于300mm。(4 )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6φ@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5 )顶层门窗洞口过梁宜结合圈梁通长布置,若采用单独过梁时,过梁伸入两端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且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不小于2φ6@300通长焊接钢筋网片。(6)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用预拌混凝土砂浆。(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8 )当框架顶层填充墙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9) 屋面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砌筑。当采用砌体结构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 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少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10)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3.1.2 材料
(1)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