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浅议冬期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技术

浅议冬期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技术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混凝土进入冬期施工,受气温影响,属于裂缝多发期。本文通过分析与探讨混凝土冬期施工裂缝产生的特性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 冬期施工 裂缝控制 

    0 引言 
    冬期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即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多在春融或后期呈现。由于事故发现较晚,所以处理难度较大。冬期混凝土施工关键是控制混凝土的裂缝。裂缝危害性很大,这些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改变了设计安排的应力分布图形及混凝土的受力条件,从而有使局部甚至整体结构发生破坏的可能,即使是一般的表面裂缝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是有损害的,出现裂缝的结构温度应力迭加,对整体结构的应力状态,在运行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控制裂缝的产生,对于冬期混凝土施工具有深远影响。 
    1 混凝土冬期裂缝出现时期 
    1.1 初期阶段裂缝 初期是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升温期,由于水化作用,成型后2——3d结构内温度迅速提高,形成内热外冷,表面限制内部的热膨胀产生约束拉力,若此时拉力超过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时便出现裂缝。在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最小边长大于1000mm的混凝土),多采用控制内外的温差来预防。内外温差是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砼表面散热较快。按照实际体积、结构材料及当时环境温度,温差控制不超过25度为宜。 
    1.2 中期阶段裂缝 中期是水化热降温期。当温度升到最高逐渐下降至常温时,结构内外温度趋于一致。由于降温内部收缩率大,外部又给较大力的限制,当超过这种限制时便产生裂缝。另外,此时还会因干缩而出现局部开裂,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温度变化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温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05——0.2mm之间。 
    1.3 后期阶段裂缝 后期结构体的热胀降温已趋于平衡,只会受到环境气温的变化产生微小变化,如有些部位受热源烘烤、露天结构的寒风袭击、日晒引起的裂缝。从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很多大体积的设备基础、平台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比率在90%左右,缝宽多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