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深基坑支护设计
土方开挖须根据监测数据信息化施工。当位移及沉降变形较小时,经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分析后,可对支护结构(支撑间距、型号)进行适当调整;当位移或沉降监测达到警戒值时,控制土方开挖速率,必要时加密支撑间距;当变形超过警戒值时,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并采取应急措施(事先应有应急预案)。
6.2钢板桩施工
钢板桩打设前,场地应做必要的平整,钢板桩桩底标高允许误差为500mm;钢板桩打入采取振动打入,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1/150,沿基坑轴线方向墙面左右允许偏差不大于300mm;钢板桩应板槽相扣,锁口紧密,打入前锁口槽内充填润滑油脂;基坑完成回填后,方可拔出钢板桩。
施工前应清除地面可见的石块和水泥土块等一切障碍物;在明确2.0~3.0m深度之内有块石等障碍物的情况,用勾机按槽状翻挖清除;3.0m以下有障碍物时,探明位置,钢板桩绕行布置;如遇巨大障碍物,钢板桩绕行布置失败时,采用地质钻机引孔处理。
6.3钢支撑的安设
本支撑系统由钢支撑、钢腰梁等组成。钢支撑均支顶在钢腰梁上。腰梁安装三角架、斜拉筋上部固定角钢;吊装钢腰梁,紧靠墙身,再安装斜拉筋并拉紧。为使支护桩、腰梁、支撑结合紧密,并有效减少基坑外地层沉陷及支护桩的向内的位移,支撑安设好后,必须施加向外的预加轴力。钢支撑施加值范围应为设计值的50%~70%。预加轴力应根据施工监测情况分级施加,避免支护桩桩体发生向基坑外侧过大的变形。要求施加预顶力的千斤顶在基坑施工的全过程中产生作用,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预加力的大小,保证基坑内外的变形值在允许的范围内。
6.4基坑回填
回填材料,优先选取无粘性土填料,据场地实际条件可选砂或砾质、砂质粘性土;不得混有淤泥、淤泥质土和各种垃圾,不得混有树根、草皮等有机质。填土必须采取分层压实的方法填筑,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每层填土均应进行密实度检测,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后,方可继续分层回填。
7结语
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遇到有深基坑路段,必须设计阶段即对深基坑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防范未然,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设计阶段应从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出发,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经济、可行的支护方案;并提出施工阶段的各项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全程监控施工过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基坑内构造物的顺利实施。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