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浅析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

浅析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

[作者:刘洪[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聚集的水化热大,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产生,为结构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监控是控制裂缝产生的关键。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控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概念:国内通常把结构厚度大于1m的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承受的荷载巨大,结构整体性要求高,如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基础底板等。一般要求混凝土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受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易产生有害的温度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
  主要是因为: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和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根据国内外调查资料反映,由于变形引起的开裂占80%以上。这种变形作用包括温度(水化热,气温)湿度,地基变形,由于荷载引起的不足20%。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的水化作用放出大量水化热,但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条件好,因而温度上升较少,而混凝土内部由于散热条件差,热量散发少,内部温度上升较快,体积膨胀,导致形成温度梯度,形成内约束力,结果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后期水泥水化热基本释放,混凝土内部温度逐渐降温,引起混凝土冷却收缩,再加上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等引起体积收缩变形,二者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导致温度拉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会从约束面向上形成裂缝,如果温度应力足够大,可以形成贯穿结构的整体裂缝,影响结构整体使用。温度控制、防止裂缝发展,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解决的难题,对此必须采取相关技术措施。
  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表现
  3.1砼强度级别高,收缩变形大
  混凝土体积越大,水泥总用量相对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越不易散发,温升越高,引起的体积变化也越大。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内部温度远较外部高,形成较高的温差,造成内涨外缩,使构件表面产生很大拉应力以至开裂。对于大体积砼施工阶段来说,由于温度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可称为“初始裂缝”或“早期裂缝”。
  3.2受约束,产生拉应力裂缝
  体积变化受约束会产生内应力。约束条件有两种,即外约束和内约束。外约束是指结构物的边界条件,一般指基础或其他外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