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理论及控制措施
【摘 要】 无磁施工时国内新型施工的典型代表,常用于地震台站建设、科研用仪器台桌、观测室和国防、军事等工程领域,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作为无磁施工的一种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玄武岩纤维筋优越的抗拉性能代替钢筋,系统的无磁施工理论,各种施工工器具的改进,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是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的施工特点,本文主要从施工理论及施工控制措施角度阐述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希望为今后的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施工、磁性监测、磁性控制
无磁施工是国内新型施工的典型代表,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结构作为无磁施工的一种,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玄武岩纤维筋优越的抗拉性能代替钢筋,同时充分利用玄武岩纤维筋的无磁特性是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结构的显著特点。
1. 施工原理
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原理是在建设场地满足施工磁性要求的前提下,保证进场原材料的磁化率满足施工磁性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道施工步骤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完成后各工程部位满足磁性控制要求,最大程度保持大地磁场原貌,从而达到精确测量大地磁场变化的要求。
目前在各地震台站及观测室的建设中,要求工程建设完成后间隔1m的范围内,磁场的梯度小于1nt,最大不超过2nt。工程完成后安装仪器的测量精度决定了施工近乎苛刻的严格性。
2.场地选择理论分析
2.1 监测仪器
当前在无磁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检测仪器为G856质子磁力仪。该仪器可有效检测大地磁场的变化。
2.2 理论分析
为保证玄武岩纤维筋无磁混凝土结构建设完成后磁场梯度满足磁性要求,必须要选择满足要求的施工场地。场地选择主要是利用G856质子磁力仪,在大地磁场稳定的时间段内,通过两台仪器对比观测的方法来精确观测该位置处大地磁场的磁场梯度,测量完成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每间隔1m范围内,大地磁场变化均小于1nt则为合格,如果超出范围,则要对不合格位置场地进行清理,查看是否是由于现场存在干扰磁场的物质造成的不合格,清理后重新测量,如果在1nt范围内则合格,若不合格,则需要重新规划场地。
3. 原材选择理论分析及控制措施
3.1 理论分析
自然界的物质主要分为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三类。
抗磁性物质不存在永久磁矩,当抗磁性物质放入外磁场中,外磁场使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