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包铁路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
2.6 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
2.6.1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按底层纵向钢筋网、底层横向钢筋及顶层纵横向钢筋、纵横向接地钢筋焊接流水作业,纵横向钢筋交叉处,纵向钢筋与轨枕桁架下弦钢筋交叉处以及纵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钢筋用尼龙自锁带绑扎牢固,避免钢筋网节点漏放绝缘卡,钢筋绑扎完成后严禁踩踏。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纵向钢筋接头宜向远离轨枕的方向布置,避免钢筋与轨枕距离过小,保护层不足引起结构裂缝。
接地端子与接触网基础上的接地连接。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后定位绑扎,横向接地钢筋预先焊好“L”型接头,在现场与纵向接地钢筋焊接,接地端子孔内塞上纱布并用胶带封闭防止污染。钢筋绝缘和接地性能测试采用500V兆欧表检测仪,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2.6.2模板安装
根据不同轨道线结构高度,选用不同模板型号。模板表面平整无凹凸、无弯折、无污物;纵向模板底先安装橡胶条以免浇筑漏浆,模板与线下结构连接不平整位置采用小钢板等进行支垫,保证浇筑机等设备行走稳定、安全。
模板安装机沿线路两侧控制线位铺装纵向模板,纵向模板每块12米,安装3套固定拉杆,拉杆靠近轨枕一侧并尽量靠近工具钢轨底面安装,不影响浇筑机落料斗下降;桥梁段每个单元均在两头设置横向模板,横向模板由中模板、两侧模板、固定钢条三部分组成。
2.7 轨道精调
轨排精调是无砟道床混凝土浇筑前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道床板线性及高程控制最关键的技术工作。
精调小车停于螺杆调节器对应位置后,通过全站仪与小车顶端棱镜,自动将轨排高程、轨距、中线偏位等数据显示在小车顶部电脑上,用调整螺杆调节器的方法,反复测调,使轨排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全站仪自由设站时,要保证能同时观察到8 个CPIII 控制点,并与前站有一定数量重叠点。轨道精测前,先进行一根轨排重叠段数据分析,保证控制网强度。轨排精调应选取有利观测时间段进行测控作业,避免仪器因温度、湿度、目标成像清晰度等变化产生精度误差。
精调结束后应对本次检测的螺杆稳固性进行检查,严禁踩踏和撞击轨排,当环境温度变化差与钢轨长度之积超过20或受外部条件重大影响时,须重新复查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2.8 混凝土浇筑养护
2.8.1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用高压水枪润湿整个作业面(包括轨枕),轨枕底部用喷雾器喷湿润,每根轨枕两端设置专用防护套覆盖轨枕扣件系统。浇筑用混凝土由离工点最近的集中拌和站生产供应,混凝土运输罐车转运到现场的混凝土浇筑布料机内,每次行走1个轨枕间距进行浇筑布料、振捣。
布料斗内置螺旋布料装置,通过开关闭阀门,控制四个出料槽布料流量,浇筑机布料斗前置4个插入式捣固器自动将混凝土捣固密实,尾部4个辅助振捣器由人工二次振捣。一个浇筑单元一次浇筑成形,出现机械故障而终断浇筑时,按设计要求在最后的两根轨枕中间留置施工缝。施工缝设置金属网处理,接缝处最近的横向钢筋挪向浇筑混凝土侧。
2.8.2 浇筑后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安排专业班组进行善后处理,包括对浇筑部位轨枕成品面、螺杆调节器、工具轨面卫生清理,枕间混凝土裸露面抹面及轨排松弛。
浇筑机前行,卫生清理和抹面人员依序迅速跟进。混凝土暴露面原浆收面压光。抹面时,专人负责对多余混凝土清理或混凝土的添加工作,专人随浇筑机对个别部位进行二次补振,托盘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抹面要细致。
浇筑混凝土后约1.5~2小时,逆时针旋转调节器螺杆,拧松1/4圈,使轨道排处于自然受力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后约3.5~4小时,拧松全部扣件,释放钢轨应力,促进双块式轨枕与接触面混凝土的结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禁止在浇筑好的道床上行车及碰撞安装好的成品轨枕。
2.8.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设置专用帐篷并用土工布覆盖进行湿润养护。帐篷由浇筑机牵引,随浇筑前移,防止道床板混凝土裸露面直接暴晒、雨淋和极速风干。土工布覆盖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9 模板拆除和后续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约4小时,松开纵横向模板连接扣件、纵向模板中间支撑、施工单元处施工缝模板。抗压强度≥5MPa后,利用模板拆洗机依次拆除纵横向模板,逐块清洗、涂油。螺杆调节器托盘、楔形钢垫块、固定钢条等小件分类集中储存在周转筐中,放置于两线间待转运。利用浇筑混凝土间隙时间,用起重运输车将前一施工单元的纵横向模板从后方倒运至前方进行下一单元的安装;工具轨使用专用吊具吊装,防止变形。螺杆取出来后,清除保护塑料套,孔内用无收缩砂浆回填。
3 结语
通过对以上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技术控制,中铁十九局集团六公司施工的集包铁路增建二线JBZH4标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施工合格率100%,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