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关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浅谈关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作者:杨明强 薛波涛 寇瑞超| 打印 | 关闭 ]
年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些城市惯有的环境和角落,而对于儿童来说,则是潜伏的伤害。
  3 与儿童安全关联度最密切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安全设计
  日本着名儿童研究学家仙田满以儿童活动地点环境特征和活动方式为依据将儿童游戏场所分为以下几类:自然地空间、开放空间、街道空间、冒险空间、隐匿空间、游戏设备空间。儿童主要是在活动集中的场所,或者最有可能发生趣事的地方逗留和玩耍。孩子们都倾向于更多地在街道、停车场和居住区出入口处玩耍,而较少光顾那些位于独户住宅后院及多层住宅向阳一侧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戏场,因为那里既没有交通,也看不到人。根据需要,本文选取居住区中儿童活动习性最接近、活动最集中、使用率最高的道路空间、植物绿化、水体、健身器械与各类小品、特定活动空间几个类别,对其针对儿童活动安全的方面进行讨论与探析。
  1.道路空间:道路空间是居住区中人流、车流集中的空间,也是活动比较集中的一个空间。居住区内道路设计尽量采取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设置,或者采取种植绿化带的方法进行分隔。尽量建立人车分流的道路体系,道路表面要平整防滑,方便婴儿手推车和儿童自行车、滑板车的通行,以保证儿童安全。
  2.植物绿化:居住区室外环境中,植物在儿童的户外游戏空间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潜在资源。植物既是绿化的工具,又是空间界定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上,要注意宜选用无刺、无刺激性、无异味、不易引起过敏反应、无虫害、不易倒伏的植株。
  3.大门、出入口。大门和出入口因充分考虑车流与人流的分离,进出有序,人车分离;特别是在大人上下班、儿童上下学的高峰期,门禁与刷卡制度能起到人为降低车速,提高儿童在大门、出入口处的行进安全。
  4.围栏、栏杆。围栏和栏杆能起到划定区域、围合场所的作用,把人们与机动交通和危险区隔离开,同时能保证行人安全,场地边界的围栏至少1.2米高且不允许攀爬。在居住区内可能产生危险的地界设置围栏,避免儿童闯入危险地带,同时也要注意围栏与栏杆的宽度与高度,避免儿童攀爬穿越,防止卡住儿童的头部、身体、四肢等。
  5.水体。人类有亲水的天性,水体对儿童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居住区中常见的水体设置有鱼池、戏水池、涉水池、小喷泉、跌水景观等。戏水池、涉水池等参与性水体,应设置满足儿童身体尺度的与连续跨越要求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水的深度不宜过深,一般在15—30cm之间,水体的边缘和底部应有防滑处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