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作者:孙文凤[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行”与“住”。而这离不开建筑业的发展。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不容小觑。而建筑业由于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决定其潜在危险指数十分高。所以,建筑中的软基处理工作以及施工控制技术刻不容缓。
  关键词: 建筑 软土地基 承载力 处理技术
  
  TU74
  一、什么是软土地基
  1、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是一种从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黏性土系,它主要是由天然的含水量大、抗剪能力差、固结能力弱的淤泥积淀而成。软土含水量高达45%~50%,孔隙比大于1.0,塑性指数为20左右,强度为10~30kPa,压缩系数为0.5~1.0MPa-1,固结系数为(0.1一1.0)x10-3cmz/s,灵敏度为4~8,因此压缩沉降量大、排水固结缓慢,地基稳定性差。2、软土地基不能只简单按地基条件简单地确定,在地基上的填方的不稳定或构造的原因造成的地基发生沉降的情况也属于软土地基,在确定地基是否属于软土地基时应充分研究地基层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从而确定是否属于软土地基的情况。但在国有资源有限的今天,特别是沿海地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所以软基处理的重要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日益引起广泛的研究。二、目前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1.勘查资料缺乏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首先要全面掌握现场地质、地貌、土质土力学、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勘测资料,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重视不够,只是简单的采用简单的常规勘测,或者简单的采用临近工程的勘测资料,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乏保证,除了土质的物理学指标,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的指标缺乏数据,将会给后续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也会给建筑的设计的安全留下隐患。2.填筑不当软土地基的表面有一层强度较高的土层,通常被称为“硬壳层”,由于其强度相对较高,可以有效的承重和扩散应力,可以有效的承重上部荷载,在工程中如果有效的利用其强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处理软土地基的难度,还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只是一味的加强地基,往往反而会破坏硬壳层的强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3.施工准备不足 地基工程中,由于地基条件复杂,所以在施工前要充分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做好施工准备,在工程中,由于前期工作不足,不能较准确的计算涌水量以及流砂状况,这就很难有计划地准备降水工具,在工程施工中影响进度和质量。孔隙增大,压缩随之也增大,造成地面沉降,造成临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