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有多地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很多房屋建筑受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建筑设计人员都在积极研究和改进施工技术。现本文中主要是针对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这一细节部位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板式楼梯的破坏形态与成因,继而就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简要探讨,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板式楼梯;震害破坏;成因;对策
在建筑结构中,板式楼梯是内部最为常用的上下通道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框架结构的板式楼梯时,大都认为这仅仅只是供人们上下楼,并不承受太大的荷载,因而并不特别重视其性能设计。但事实上,当建筑遭受地震等外界巨大作用力时,板式楼梯是极易受到破坏的,楼梯一旦破坏,人们在震时的唯一逃生通道就没有了,给人员逃生和震后救援都带来极大的难度。为此,必须要重视起建筑结构中的板式楼梯抗震设计。以下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分析楼梯的破坏成因,来探讨其相应的对策措施。
1、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的破坏形态与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无疑是最为常见的结构设计形式,而板式楼梯也是建筑结构内部中常用的楼梯结构形式。因此以框架结构中的板式楼梯作为例子来研究楼梯的抗震性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一般来讲,在框架结构的板式楼梯中,楼梯的破坏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梯板破坏
楼梯梯板遭受破坏一般是梯板在外界作用力下发生断裂,其断裂的部位一般都在距离支座的1/3处、施工缝处、装修层以及沿梯板长度方向等部位。导致梯板破坏的原因除了地震的强大外力作用以外,还有在建筑施工中,对梯板的施工缝留置不够合理恰当,或者施工缝中存在较多的夹渣,使得新旧混凝土结合性较差,使得其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断裂。另外,若楼梯在设计施工中,对其进行配筋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梯板的抗震性,因而布置钢筋时忽视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也很容易引起梯板断裂。
1.2梯间小柱破坏
基于抗震性的考虑,一般在楼梯设计中,不建议采用砖砌体来支承楼梯平台梁。目前一般做法是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设小柱,小柱顶两个方向设梁。受建筑平面限制,梯间小柱截面多为200mm×200mm或250mm×250mm,纵筋一般配Φ14或Φ16,在地震中楼梯间小柱大量出现柱头破损,梯梁纵筋被拔出的情况。出现此类破坏的原因是: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