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工程建筑 > 正文阅读资讯:建筑桩基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建筑桩基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作者:付岩[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它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其施工质量对于高层建筑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在桩基施工环节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进度,严重的将会给投资者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在此从桩基础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t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high-rise building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rise building. If any problem arises in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chedule of the project, serious will cause irreparable economic loss and bad social influence to investor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is paper from the existing pile foundatio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Key words: pil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桩基的实用与选择
   对下列建筑工程要求情况,可以考虑选用桩基础方案:
   1、不允许地基有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高层建筑或其他重要建筑物。
   2、重型工业厂房和荷载过大的建筑物,如仓库、粮仓等。
   3、对烟囱、输电塔等高耸高结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以承受较大的上拔力和水平力,或用以防止结构物的倾斜。
   4、对精密或大型的设备基础,需要减小基础振动、减弱基础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或应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
   5、软弱地基或某些特殊性土上的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或以桩基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最宜采用桩基。如果软弱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良好地层,则应考虑桩基的沉降等问题;通过较好土层而将荷载传到下卧软弱层,则反而使桩基沉降增加。
   总之,桩基设计应该注意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这两项基本要求。在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或施丁方面的原因,致使桩基不合要求,甚至酿成重大事故者已非罕见。因此,做好地基勘察,慎重选择方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也是桩基工程施丁必须遵循的准则。
  二、桩基础施工
  1、施工前准备
   确定桩位,平整施工场地,将钻机、吊车吊装钢筋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起吊导管摆放到场地,修通施工器械、材料运送施工便道。
  2、钻孔及其注意事项
   钻头是在钻压和回转扭矩作用下切削和破碎岩土而进尺,钻孔时根据桩位地质情况,桩径、钻头形式、钻杆直径、钻头刀具数目、钻具强度等因素控制好合理转速与转压。
  3、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钢筋进料、下料、除锈、弯制等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骨架在制作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下放前在钢筋笼骨架侧边焊接“π筋”定位;吊放钢筋笼时为防止扭转弯曲采用两点吊放;为避免碰撞孔壁,吊放需做到孔位准,扶稳吊直,下放缓慢。
  4、灌注砼
  砼拌合物通过密封连接导管进入到初期灌注砼下面,顶托初期灌注混凝土及上面泥浆逐步上升,形成连续密实混凝土桩身.灌注过程中记录砼表面标高.算出导管埋入深度以确定导管提升,浇灌完一次混凝土测量一次;浇筑完混凝土基础顶面标高要适当高出设计标高,以便于承台表面凿平后达到设计标高。
  三、目前在桩基础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预制桩接部位设置不当
   设计预制桩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情况确定合理的接桩部位,否则易出现打桩质量问题。例如:某工程主楼(十八层),设计23米长的预制桩,分14米和9米两节。在施工打入第一节(14米)桩,焊接第二节后再打入桩时,桩的损坏较多。后来将第一节桩改为9米的桩,则桩的损坏显然大量减少。这很明显是设计接桩部位设置不当。因而接桩焊接一般需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将第一节(14米)桩打入到砂性大的4米厚的粉土,并进入砂性较大的粉质粘土1米多左右,以30分钟或更长时间,造成粉土固结,所以第一次第一节为14米时桩损坏较多,第二次将第一节桩改为9米桩后,桩损坏明显减少。
  2、打桩顺序不当
  打预制桩和打灌注桩都有打桩顺序问题,如在施工打桩时将顺序弄错,将会出现桩头、桩身损坏或断桩和桩顶位移、倾斜等。例如:某厂烟囱基础打预制桩,打桩部从外圈往内圈转着打,开始时很顺利,后来越打越难打,坏桩逐渐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四周打桩时中间土体挤密,从而增加了中间打桩的难度。
  3、接桩焊接质量问题
   预制桩的焊接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桩的好坏。例如:某热电厂车间厂房的建设场地属于软土地基,设计1150根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断桩217根的严重质量事故。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不执行规范和设计要求,焊接不合格,点焊、漏焊、溜焊现象严重。另有某港务局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8000米、地上十三层,其场地属滨海平原,设计243根预制桩,经土方开挖完成后,对全部桩的水平位移、垂直度偏差做测量,认为合格的桩只有78根(合格率为32%),不合格桩的水平位移偏差从200-1120毫米不等,垂直度偏差为2.6%-15.2%不等。此外,在基坑四周地表出现大量因土体滑动而产生的裂缝,最大宽度达100毫米以上,经拔桩检验桩上段接头部分,设计要求全部满焊120毫米,实际8条焊缝平均长为85毫米,而且全是点焊、浮焊、虚焊,上部桩体带出的角钢,用手锤一敲立即脱落。
  4、施工土方开挖不合理
   基坑土方的开挖应遵守规范规定,否则易出现桩基位移事故。例如:某化工厂电站工程,预制桩1021根,桩数打至1/3 时,开挖土方深度3-5米不等,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桩严重水平位移,最大位移偏差1.10米,在基坑一侧地表出现因滑动而产生的地裂。这是土体侧压力推动桩身使之倾斜或断裂所致。
  四、对不合格桩基的处理方法
  1、对桩顶标高超偏的处理方法
  对于桩顶标高来说,它作为预制桩质量检验的一般项目,允许偏差在 50mm之间,要求它要达到的合格率在80%及以上。如果预制桩超过1.5倍的允许偏差值,该桩基即为不合格产品,这种情况下对其处理方法也要通过设计人员确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