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的探讨
3.5 预应力管桩压入施工注意事项
3.5.1 应做好压桩力等技术参数的记录,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妥善处理。
3.5.2 严格控制终压条件,保证压桩质量。
3.5.3 对于土层分布极不均匀的场地,要合理根据邻近已压桩的桩长来配桩,以免出现余桩太多或送桩太深的现象。
3.5.4 注意桩尖的密封性对承载力的影响。
4.预应力管桩的主要施工技术要点
预应力管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现场定位放线一桩机组装就位一首节桩起吊就位一复核调整桩位一桩端入土一初步加压一检查校正桩身垂直度一正式沉桩一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一压至桩顶距地面0.5-1.0m时,再吊入上一节桩就位一接桩一继续沉桩一送至设计标高一沉桩移机到下一根桩位。 4.1 测量放线
在进行测量放线的过程中测量员要利用轴线控制网络和控制点准确的放出桩位,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全过程的复核,同时形成记录,在工程结束后做好整理归档工作。桩位的测量放线要按步骤进行施工:(1)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具体的桩位计算出放样过程需要的各类数据,同时要将计算的结果交由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复核检查。(2)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桩位和控制点的位置关系进行计算,得出放样数据,根据放样数据和测量员提供的各项参数进行核对,再复核数据,不存在偏差之后就可以进行放样。(3)在放样结束之后,在工程桩位置的中心点根据桩的直径画出一个圆圈,以便于插桩和对中。
4.2 吊点位置选择
在预应力管桩起吊的过程中要保证管桩始终固定在桩机上,起吊时要将管桩固定牢固,起吊位置要符合力学要求,在距离管桩顶部零点二米处设置吊点,吊索和管桩之间要设置加衬垫,吊绳和管桩的夹角不应小于四十五度。
一般利用架设的起重臂和吊钩将管桩运到桩机中部的纵向圆形夹具中,用夹具的液压系统和桩直径相符的夹片固定在桩架上。对于第一节可以移动的预应力管桩可以采用移动式的桩机。使得管桩的中心点和标示点对应就位,在管桩下端入土之后基本稳定后要校正管桩的垂直度,之后进行正式沉桩。
4.3 分段焊接
在接桩分段的焊接板连接中一般会采用焊接连接,当下一个管桩施压距离地面0.5米到1米时吊起上一节桩,同时要和下一个管桩对接好,对垂直程度进行复核无误后开始焊接,焊接过程要符合设计要求,在焊接部分冷却之后继续进行沉桩,按照这个施工方法进行操作直到整个施工部分完成。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的使用具有很多的实用优点,应该在施工领域中大力推广,同时要在现有的施工基础上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才能使得预应力管桩适应不同的地质和施工环境,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随着预应力管桩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预应力管桩的研究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过程中,预应力管桩的使用技术必然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政.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及方法[J].山西建筑,2008,(34)
[2]张新田.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07
[3]谢德平.论PHC管桩法施工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09,
[4]贺玉章.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
[5]唐会明.浅谈混凝土管桩的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09)
3.5.1 应做好压桩力等技术参数的记录,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妥善处理。
3.5.2 严格控制终压条件,保证压桩质量。
3.5.3 对于土层分布极不均匀的场地,要合理根据邻近已压桩的桩长来配桩,以免出现余桩太多或送桩太深的现象。
3.5.4 注意桩尖的密封性对承载力的影响。
4.预应力管桩的主要施工技术要点
预应力管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现场定位放线一桩机组装就位一首节桩起吊就位一复核调整桩位一桩端入土一初步加压一检查校正桩身垂直度一正式沉桩一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一压至桩顶距地面0.5-1.0m时,再吊入上一节桩就位一接桩一继续沉桩一送至设计标高一沉桩移机到下一根桩位。 4.1 测量放线
在进行测量放线的过程中测量员要利用轴线控制网络和控制点准确的放出桩位,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全过程的复核,同时形成记录,在工程结束后做好整理归档工作。桩位的测量放线要按步骤进行施工:(1)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具体的桩位计算出放样过程需要的各类数据,同时要将计算的结果交由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复核检查。(2)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桩位和控制点的位置关系进行计算,得出放样数据,根据放样数据和测量员提供的各项参数进行核对,再复核数据,不存在偏差之后就可以进行放样。(3)在放样结束之后,在工程桩位置的中心点根据桩的直径画出一个圆圈,以便于插桩和对中。
4.2 吊点位置选择
在预应力管桩起吊的过程中要保证管桩始终固定在桩机上,起吊时要将管桩固定牢固,起吊位置要符合力学要求,在距离管桩顶部零点二米处设置吊点,吊索和管桩之间要设置加衬垫,吊绳和管桩的夹角不应小于四十五度。
一般利用架设的起重臂和吊钩将管桩运到桩机中部的纵向圆形夹具中,用夹具的液压系统和桩直径相符的夹片固定在桩架上。对于第一节可以移动的预应力管桩可以采用移动式的桩机。使得管桩的中心点和标示点对应就位,在管桩下端入土之后基本稳定后要校正管桩的垂直度,之后进行正式沉桩。
4.3 分段焊接
在接桩分段的焊接板连接中一般会采用焊接连接,当下一个管桩施压距离地面0.5米到1米时吊起上一节桩,同时要和下一个管桩对接好,对垂直程度进行复核无误后开始焊接,焊接过程要符合设计要求,在焊接部分冷却之后继续进行沉桩,按照这个施工方法进行操作直到整个施工部分完成。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的使用具有很多的实用优点,应该在施工领域中大力推广,同时要在现有的施工基础上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这才能使得预应力管桩适应不同的地质和施工环境,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随着预应力管桩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在预应力管桩的研究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过程中,预应力管桩的使用技术必然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政.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及方法[J].山西建筑,2008,(34)
[2]张新田.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07
[3]谢德平.论PHC管桩法施工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09,
[4]贺玉章.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
[5]唐会明.浅谈混凝土管桩的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09)
Tags:
上一篇: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潮层的处理分析下一篇:现代公路机械化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分析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