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在高温季节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隔热遮阳措施;宜采用喷水雾等方法,以降低仓面周围的气温;混凝土应尽量安排在早晚夜间以及阴天进行;当浇筑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台阶式浇筑法,浇筑高度应小于1.5m;入仓后的混凝土平仓振捣完至下一层混凝土下料之前,宜采用隔热保温被将其顶面接头部位覆盖。
(9)基础部分混凝土,宜在有利的季节进行浇筑。
如需在高温季节浇筑,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在效措施,经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浇筑。
(10)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的主要措施:
1)在满足混凝土和各项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应采用加大骨料粒径,改善骨料级配,掺用掺合料、外加剂和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等综合措施,合理地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并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为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散热,基础和老混凝土的约束部位,浇筑块厚以1~2m为宜,但若采用浇筑层间埋设冷却水管技术,浇筑块厚也可采用3m以上,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宜为5~10d。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以不超过25℃为宜。对于直径25mm的金属管,管中流速以0.6m/s为宜;对于直径28mm的聚乙烯水管,管中流速以0.5~1.0m/s为宜。水流方向应每天改变1~2次,使坝体冷却较均匀,每天高温不超过1℃。
(11)特殊部位的温控措施:
1)岩基的塘、槽必须用混凝土回填,深度超过3m时应分开进行。
当与地面平齐后,应采用通水冷却的方法将回填的混凝土降低到设计要求的温度,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2)预留槽必须在两侧老混凝土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才能回填混凝土,回填凝土应控制在有利的季节进行,或采用低温凝土施工。
3)并缝块混凝土浇筑,除应严格控制浇筑温度外,还可采用薄块浇筑、短间歇均匀上升的施工方法,并尽量安排在有利的季节进行;必要时,过可采用初期冷却或其他措施。
4)坝体的接缝灌浆,当自然冷却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时,应埋设冷却水管进行后期冷却。(12)表面保护和养护的质量控制要点:
1)气温骤降季节,基础混凝土、上游坝面及其他重要部位,应进行早期表面保护。
在高温季节,应对收仓仓面及时进行流水养护;对I级建筑物,上、下游坝面宜做到常年流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设计龄期,水层厚度通过计算确定。
2)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但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
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降温可能超过6℃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
(9)基础部分混凝土,宜在有利的季节进行浇筑。
如需在高温季节浇筑,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在效措施,经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浇筑。
(10)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的主要措施:
1)在满足混凝土和各项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应采用加大骨料粒径,改善骨料级配,掺用掺合料、外加剂和降低混凝土坍落度等综合措施,合理地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并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为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散热,基础和老混凝土的约束部位,浇筑块厚以1~2m为宜,但若采用浇筑层间埋设冷却水管技术,浇筑块厚也可采用3m以上,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宜为5~10d。混凝土温度与水温之差,以不超过25℃为宜。对于直径25mm的金属管,管中流速以0.6m/s为宜;对于直径28mm的聚乙烯水管,管中流速以0.5~1.0m/s为宜。水流方向应每天改变1~2次,使坝体冷却较均匀,每天高温不超过1℃。
(11)特殊部位的温控措施:
1)岩基的塘、槽必须用混凝土回填,深度超过3m时应分开进行。
当与地面平齐后,应采用通水冷却的方法将回填的混凝土降低到设计要求的温度,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2)预留槽必须在两侧老混凝土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才能回填混凝土,回填凝土应控制在有利的季节进行,或采用低温凝土施工。
3)并缝块混凝土浇筑,除应严格控制浇筑温度外,还可采用薄块浇筑、短间歇均匀上升的施工方法,并尽量安排在有利的季节进行;必要时,过可采用初期冷却或其他措施。
4)坝体的接缝灌浆,当自然冷却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时,应埋设冷却水管进行后期冷却。(12)表面保护和养护的质量控制要点:
1)气温骤降季节,基础混凝土、上游坝面及其他重要部位,应进行早期表面保护。
在高温季节,应对收仓仓面及时进行流水养护;对I级建筑物,上、下游坝面宜做到常年流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设计龄期,水层厚度通过计算确定。
2)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但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
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降温可能超过6℃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
Tags:
上一篇:浅析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预防下一篇:浅谈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